第103章 解决办法

思来想去想不通,李寞名打通了周继先的电话。

“教授,我有个问题想不通。”

“怎么了?这是遇到什么难题了?说来听听,看看我能不能帮你解答。”

听到李寞名的话,周继先非常兴奋地说道。周继先对别人的问题也会认真回答,但是唯独李寞名的问题,他总是显得非常兴奋,因为回答李寞名的问题会非常有成就感。

“当时我们上学的时候,讲到降雨,您专门强调过雷雨云,也讲了雷雨云中的电荷形成过程,但是我现在有一点想不通,雷雨云的电荷是依附在哪里的?它应该有一个什么载体吧?”

“寞名,你有点着了相了。”

周继先缓了口气缓缓说道。

“其实自然界中电荷无处不在,只不过都处于稳定状态,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了作用,而自然界中的物质大多数都是绝缘体,除了一些金属导电,别的物质基本上都不导电,就比如说水。

纯净水是不导电的,但是当纯净水中加入了可溶性的化合物,水就导电了。

空气也是不导电的,所以电荷如果存在于大气中,不管是带正电还是负电,它就处于稳定状态,就像被绝缘体包裹住了一样,除非它遇到了相反属性的电荷,才会相互结合达到中和的状态,比如说云闪。

单独的电子本身是带负电荷,但是在云层中不会出现单独的电子,所谓的正负电荷只是带正电或负电的离子,而化合物在离子状态下是可溶于水的,这也是为什么晴天霹雳很少见,但是雨天雷电却很常见的原因。

或者当同属性电荷达到一定量,能量聚集在一起,它们会自动寻找空气中的薄弱环节,将空气击穿,为自己铺设一条路,从而释放掉自身携带的能量,这也是直击雷的形成原理。

再比如你冬天脱毛衣会产生静电,这种情况如果真的要找载体的话,那毛衣就是载体,但它本质上只是一个绝缘体,而且没有水分包裹,只要形成静电,立刻就会释放,它的临界值非常小。

结合以上两点,其一,电荷可以直接存在于空中,或者更准确一点是融于水中;其二,只要达到临界值,电荷就会释放,或者反过来理解,只有达到一个临界值的时候这些电荷才会释放。

所以,只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万物皆可成为载体,只不过载体属性不同,能够承载的电荷总量不同而已。”

周继先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李寞名也没有回话,他在认真思考着周继先的话。周继先讲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只要电荷不达到某个临界值,电荷可以存在于任何环境。

“好的,教授,我再好好想想。”

“寞名,你现在在研究什么呢?怎么感觉跟气象没什么关系?”

周继先好奇地问道。李寞名虽然问他的是气象学问题,但好像和气象学又没有什么关系,总感觉怪怪的。

“没什么,就是在研究大气形成的磁场对地磁的影响,我先不跟您说了,教授,我这边还有点事。”

“好,那你先忙吧。”

得到周继先的回答,李寞名便挂断了电话,周继先听着电话里面传来的盲音有些莫名其妙,李寞名的问题跟磁场好像也有些关系,但是关系好像又不是很大,周继先摇摇头,无奈地放下了电话,也没多想,毕竟这个学生研究什么都不稀奇。

李寞名当然不能告诉周继先自己现在在研究电池的组成,这要是研究成了的确可以说石破天惊,但是要是没研究出个所以然,那不自己打自己脸呢吗?而且还会让人觉得不务正业!

李寞名挂断电话之后,就认真思考着周继先的话,如果把电荷直接放入绝缘容器内倒是可以达到电池的效果,但是其一不知道这个临界值是多少,能够容纳的上限不确定,如果真的如雷电一样几万伏的电压倾斜而下,那需要准备的绝缘体外包层得是什么材质!

其次便是电荷形态,天空中几十公里的云层才能携带几万伏的电量,如何将这些电量压缩到电池那样的体积才是关键环节,至于电压,只要控制电荷的输出频率就可以做到。但是如何将这一整套完成,却成了他最大的难题。

左右想不通里面的问题,李寞名直接放下所有工作,开着车就奔刘老板家去了,结果到了门口得知刘老板不在家,门卫不让进,他又报出秦凌玉的名字,门卫告诉他秦凌玉出差去了,最近都不在家,李寞名无奈,直接把车停在门口,不走了,他今天就打定主意,必须等到刘老板才行!

李寞名没有给刘老板打电话,他要和刘老板当面谈,他相信他来的消息已经有人告诉刘老板了。

结果这一等就没时候了,几个小时过去,刘老板依然没有回来,渐渐的天黑了下来,李寞名一开始还能保持思考状态,但是一直处于死胡同,于是便停下思考在车上直接睡了过去。

当一束光通过汽车的反光镜照到李寞名的脸上,李寞名悠悠转醒,那辆车从他车旁直接开了过去,并没有停留,李寞名见状直接启动了车子,跟着开了进去,而这一次,门卫没有再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