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让你说人话听不懂是吧

清末的法师 黄文才 3260 字 2天前

仅仅一个开头就把她气个不轻。

但语气的确符合赵传薪性格。

太监冷汗涔涔:“自从上次匆匆一晤,我身体倍棒,愈发的强健。可我听你身子骨似乎不大妙,鉴于此,往年海拉尔都送十头野猪三十只野鸡,今年我就送你两头猪吧,因为我觉得你和光绪加一起也根本吃不完,吃了也都拉没了……”

慈禧自夏天患痢疾,拉稀摆带已久。

小太监不敢念了,“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奴才,奴才……”

慈禧本来面色苍白,可听到此处,面上竟然有了些血色。

她说话的中气也足了些,沉声道:“起来,继续念。”

太监起身,硬着头皮念:“其实吧,当初炮轰紫禁城,挺没有必要的,因为我知道你没两年好活头了。但我为何还要这样做?实话说吧,我就是想青史留名。等后人提起你慈禧的时候,肯定会咬牙切齿,那老东西没干过几件人事。但大家一想起我赵传薪,哎呦,那个人我知道,牛逼的很,他差点给慈禧炸死了……”

慈禧忽然笑了起来。

“呵呵呵,哈哈哈……”

小太监听到这笑声只觉得毛骨悚然,直到慈禧是气急了才会发笑。

慈禧笑完说:“继续念。”

小太监说:“听到这,我估摸着你有点回光返照的意思了,你苍白的脸肯定也有了几分血色。不信你照照镜子,看我说的对吗?”

别说,慈禧还真让宫女拿来一面小号西洋镜看了看,果然面色红润许多。

慈禧用牙缝说:“那贼子果真料事如神那,继续念。”

小太监翻过一页纸:“我掐指一算,这封信到你手里,估摸着在十月二十这天。你一定要坚持住,因为我已经在赶来的路上,或许当你看完信的时候我就到了,也可能晚些,毕竟我不是袁天罡李淳风之流的神算。我来京城的目的,就是为了送你一程,因为十月二十二这天你必死。我希望,你已经想好怎么料理载湉了。啊,让我来猜猜,你莫非要用砒霜毒杀了他?”

慈禧剧烈的咳嗽起来。

太监重新跪在了地上,脸色吓得煞白。

不能怪他,只怪赵传薪写的太通俗易懂,读起来太通畅了,嘴一秃噜就读完了。

慈禧咳嗽完,一抬头,见太监宫女都面露惊恐的看着她。

慈禧眼皮跳了跳,动了杀心。

杀谁?

她暂且按捺住,让宫女将太监掉落在地上的信纸捡起递给她。

她看向了最后一页:“我猜,此时你一定目露凶光,想要杀身旁的宫女太监灭口吧?我不想伤及无辜,你最好别那么干。你毒杀载湉,我没意见啊,你随意。我就是过来送你一程而已,真不干别的事。但你要滥杀无辜,嘿嘿,我的本事你知道,别怪我节外生枝。”

慈禧目光狠厉阴沉,但最终还是长叹一口气,将信纸递给宫女:“去,去外面把这信烧了。”

宫女福身:“是,老佛爷。”

拿着信纸匆匆往外跑。

结果风吹开了最后一页,宫女瞥见了其内容,脸白了白,又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

然而一出门,她就被人拉住:“信给我。”

宫女小声为难道:“老佛爷让我烧了。”

“呵呵,你得想明白了,毕竟以后谁是主子还说不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宫女想起了信上的话,手指头一松,信就被人夺走。

……

城南,莫理循家。

大门被敲响,莫理循开门,就见门外赵传薪顶着和自己一样蓬乱的头发正东张西望。

“赵先生?”

“哎呀,莫理循,你房子还卖不卖了?”赵传薪第一句说的是这个。

“这……”莫理循有意要卖掉,但一来难以割舍,二来还想挺两年。

“别墨迹,给个痛快话,钱我都带来了。”

赵传薪丢出一个袋子给他,里面叮当作响。

莫理循接过,沉甸甸的,二十多斤的样子。他打开看了看,里面黄灿灿的,掏出一枚大眼珠子金币看了看,嘶……

“这里有多少金币?”

西方已经开始金本位,银价贬值,金价攀升,这对清廷赔款和利息十分不利。

金子总是受欢迎的。

“1000个。”

对于陌生币种,莫理循很谨慎,大致估算,应当能值个万把块大洋。

这个数目,普通人一辈子也挣不出来。

“不够?”换别的房子,赵传薪只会压价,不会抬价。

但莫理循房子真不好说。

莫理循抿了抿嘴:“按说这些钱不少了,可实不相瞒,我搜集书籍资料已经超过1.8万册,地图图版共2900多份,所涉语种分别有英、法、德、意、日、西、葡等十几种,鸿篇巨制和一张小纸片靡不具备,新刊古版无不具备,连一张传单我都没放过。赵先生,实不相瞒,这里是我数年的心血系之所在,实难割舍……”

“你就说要加钱呗?”赵传薪龇牙:“这话我熟。”

“咳咳……”莫理循作为西方人,让一个东方人的直白搞尴尬了。

赵传薪从秘境中又掏出一个袋子,似乎早已准备好了。

又是差不多的分量。

“再加1000个金币,外带一个条件——你可以继续住在这里,不收你房租,想住多久住多久,我拥有房子和图书馆的所有权,你拥有居住权。”

莫理循吞了吞口水:“赵先生,我……”

你说值不值两万大洋?

先说地理位置,王府井大街叫人耳熟能详,这四合院处于王府井大街100号,房号整,位置优,四合院青砖碧瓦建的足够漂亮阔气,图书馆还经过了改造和加高。

再说那些图书,此时的书籍还算不得便宜,价格从一角两角到几块大洋都有,珍本更贵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