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多口头教育一下。
因为李杰的出谋划策,陈家村的人才更加重视学习。
在他们看来,江河为什么那么厉害?
当然是因为读书啊。
出去能见到世面!
读!
必须读!
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
现在恰逢冬天,处于农闲阶段,陈家村五十多个适龄孩子,全部被父母送到了寒假特训班。
年龄有大有小。
小一点才七八岁,刚刚上小学,大一点的十三四五岁,正是上初中的年纪。
小主,
至于上高中的?
那暂时还没有。
从前那批孩子,已经辍学干活,再让他们上课,别说家里人愿不愿意,那些人自己也不好意思。
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哪好意思跟一帮七八岁的孩子挤在一块补课?
为了补课,陈家村把已经‘废弃’的祠堂重新收拾了出来。
数遍陈家村,除了那里,就没有那么大的地方。
接着。
李杰开始给这帮小崽子们正式上课。
分班制。
大班、中班、小班。
他上的课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内容,就是一些基础知识,偶尔夹杂一些外界的趣味。
平心而论,让他上课,那真是杀鸡用牛刀。
不是他吹牛,他的教学水平绝对吊打99.99%的老师。
就这,还是他稍微收着点。
虽然不太想说,但教育资源的差距,确实是客观存在。
一个好的老师,可不是那种照本宣科,在教课的同时,还得主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输入。
这一点,很重要。
就以陈大光为列,这小子上学时,看到书就头疼,但参加了补习班,他却发现。
自己好像也没有那么笨嘛。
什么勾股定理,竟然这么简单?
跟‘江河’这么一学,那些题目,稍微花点时间就能做出来,再也不是看天书。
慢慢地,陈大光竟然有点享受学习了。
他的改变,也引起了陈大光父母的关注。
啥情况?
自家孩子居然主动看书了?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