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安四年六月,长平郡王勾结倭寇,以乌香打入市场,妄图制造内乱控制军民,未料中途阴谋败露,龙御军火速拿下,长平郡王下狱被五马分尸,家小亲眷皆受腰斩车裂,同样文武官员观刑,有些人极度恐惧,当场吓晕过去。
陈邺以此为契机,出手整肃各地官场,包括郡王在内,大小官员八十八人被牵连,四十多人问斩,其中还有萧琮与萧良曾经的学生,其他人宫刑伺候,削爵发配流放,永不录用。
满朝文武日日夹着尾巴甚是低调,连走路说话都谨小慎微,吵架都得到没人的地方躲着小声骂,生怕被陈邺无意间视察撞见,拉去打板子。
同年十月,为扩展北面经济,陈邺准备在京城连接中州、雍州等多城沿线开运河,招集十数万民工,于次年三月动工。
工程浩大艰难,第一年就累死五万人,引起怨声载道,导致大量民工罢工潜逃,于潜逃拒不服役者,实行全家亲朋连坐制,一人逃逸,全村相熟之人皆要受罚坐牢。
工部尚书方素钦与章桐谏言,律法太过严苛,容易埋下官逼民反的隐患,顺带还提一嘴,这些年对官员亦是过于严苛,搞的人心惶惶,祈求减轻惩治制度。
陈稷坐在龙椅上精神萎靡不敢说话,陈邺扫一眼大殿众人,缓声说:
“法不严,无以治国,开运河工程浩大,若人人皆抗拒不从,我朝经济何以发展?朝廷于其他诸事皆施以恩泽,使百姓皆能衣食无忧,共赴未来河清海晏的盛世,如今正处发展之期,岂能因一己之私而退缩?”
“欲行久远,无论以个人为中心之小家,亦或我大宁朝为核心之大家,皆应齐心协力,共同达成目标,一人之力终难敌万人,而万人之中,必以严法律令为约束,否则,必致肆意懒散。”
“同理,朝堂上亦如此,人有千面,心自不同,官员既已为官,位高权重,上可乱政,影响国家决策与发展,下能扰民,若无严刑峻法约束,后果实难设想,长此以往,朝纲必紊乱不堪,社会亦动荡难安,唯有铭记恪守本职,严于律己,方可不受那责罚。”
殿内鸦雀无声,他缓步看向二人,沉声问:“二位尚书可还有异议?”
章桐与方素钦低头,无奈答:“下官没有异议。”
“那好。”陈邺朗声说:“下朝后,二人在午门外受挺仗五十。”
除裴更文与谭维一众人附和外,其余人皆暗暗叹声摇头,陈稷尴尬的辩解一句。
“二位尚书也是据理实说,大殿之上皆有谏言之权,并无实质性做出不妥之处,这挺仗多少有些严苛,皇叔能否从轻发落?”
“皇上。”陈邺拱手道:“臣所作所为皆为大宁江山,皇上既然觉得此乃严苛待工,那便说明臣也不合格,臣愿与二位尚书共领五十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