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用国外的资本赚国外的钱

陆清风这段时间,基本都把精力精力花在了洛克家族身上,同时也再次体会到自己与大家族的财力差距,还是缺乏资本实力啊。

“自己这赚钱的速度还是不够快啊。“

陆清风自己在心里感叹,如果这句话被巴菲特等富豪听见,那叫他人如何应对?一年多的时间,一个从白手起家的人,迅速就发展到掌握百亿美元资产的富豪,这叫不够快?这速度堪比逆天了。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与富豪的接触和自己两世记忆,陆清风现在的眼光和地位渐渐地站在了世界的顶阶了。

五月的汉中气候温和,陆清风也梳理自己的产业发展,现在一年多以来,自己投资的项目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公司的规模和人数也逐步扩大,是时候到海外开疆扩土了,自己的想法一直是用国外的资本赚国外的钱,然后拿回来用于华夏。

陆清风一午都在思考赚钱和产业布局,特别是纠结是否再次布局光刻机,原本计划拿下蔡司光学,就坐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成功,然后搭上光刻机产业的大船,可是需要时间和金钱,这几天才拨付了5000万美金给蔡司光学,用于透镜和光源的研发,不是收购这些公司就没事了,还得继续投入啊。

看来得想办法进入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的核心圈啊,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用利润维护公司,继续发展壮大,看来还是得在收购几家光刻机核心的供应商,即便收购不了也要入股,必须在这些公司有话语权。

其实陆清风还偏向继续布局光刻机,光刻机,科技发展的核心产物,这可是改变世界未来的东西啊,绝对的国之重器。

他深知光刻机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如同心脏对于人体一般至关重要,现在已经初步显示出来,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石,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光刻机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设备,更是成为了各国科技竞争的焦点,谁掌握了先进的光刻机技术,谁就将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未来的华夏受制于人,不知用了多少倍的代价才逐步追上来,但代价实在过大,现在自己有机会,总觉得应该做点什么事才行。

下定决心,陆清风直接开展行动,他和顾菲进行了商量,并把自己的想法叙述一遍,顾菲也是对陆清风暗自赞叹格局之大,同时把林璐安排至欧洲,任欧洲分公司的经理,专门打理欧洲公司的事务。

陆清风对欧洲光刻机产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他发现,欧洲的光刻机企业虽然技术先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欧洲光刻机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竞争对手的压力,另一方面,一些欧洲光刻机企业在管理模式和市场开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为外部投资者提供了机会,何况自己已经有部分的筹码。

于是,陆清风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对于那些有潜力可挖、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企业,能收购的就全力收购;若遇到难以直接收购的企业,那就果断选择入股,通过资本的力量逐步渗透,争取在光刻机产业链中获得话语权,进而接触到核心技术。

林璐一到欧洲,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工作,她首先组建起一支专业高效的团队,这个团队由来自不同领域的精英组成,有技术专家、市场分析师、谈判高手等。

林璐深知,要在欧洲光刻机产业中立足,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环节,她带领团队走访了一家又一家企业,与企业的管理层、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的技术实力、生产能力、市场份额等情况。

然而,收购和入股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欧洲企业对来自异国的陆清风他们充满警惕,担心技术被窃取或者公司被控制后失去原有的优势,有的企业甚至直接拒绝了他们的收购提议,态度坚决。

在入股方面,一些企业的股东们意见不一,难以达成共识,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同时,当地的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对收购行为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干预,欧洲各国对于关键技术企业的收购往往有着严格的监管规定,担心关键技术流入他国可能会对本国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利益造成威胁。

在收购过程中,陆清风他们不得不面对繁琐的审批程序和各种质疑,一些政府部门要求他们提供详细的收购计划、技术保障措施以及对当地就业和经济的影响评估等,这大大增加了收购的难度和时间成本。

此外,竞争对手的干扰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他有意布局光刻机产业链的企业看到陆清风他们的行动后,纷纷采取各种手段进行阻挠,有的竞争对手故意抬高收购价格,试图让陆清风他们知难而退;有的则在背后散布谣言,破坏他们与目标企业的合作关系。

面对这些重重困难,林璐和她的团队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针对不同的企业制定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担心技术被窃取的企业,他们承诺严格保护企业的技术秘密。

对于政府的审查,他们积极配合,提供详细全面的资料和方案,同时聘请专业的律师团队进行法律咨询和协助,确保收购行为合法合规。

经过无数次的谈判和努力,林璐和她的团队终于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特别是收购了一家光刻机的承台生产公司,还有两家精密控制的企业,还有成功成为了八家重要生产商的股东,当然这代价就是陆清风足足花了16亿多美金。

陆清风只能感叹句,花钱容易挣钱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