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至城东,但见远处阴翳丛林之梢,漏出一角飞檐,牌坊之上书着‘城隍庙’三个大字,四下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更见小贩叫卖,吆喝四起,犹如佳节盛况一般。
吴少奶奶与吴明门前下马,顺起石砖铺就的大道,向着其内的城隍庙走了进去。
穿过熙攘人群,行得五十余米,但见一只室朱甍碧瓦,金碧辉煌,门前人行络绎,进进出出。
两人跨槛而入,见正门迎对着一尊城隍爷,祭台之上胙肉堆叠,香火鼎盛,环过一圈,又见右手侧立有一道幡,上曰‘奉天命,寻福星’,幡下百姓辐辏,聚拢成群。
吴少奶奶见状,心道必然是这里无二了,拉起吴明便挤入了人群之中。
来至招幡下方,却见人群中央摆有一张木桌,一孩童面相稚嫩,据案而坐,年齿盖不过七岁上下。
吴少奶奶愈发纳罕,心想:那吴苏氏不是说庙内是位老神仙吗,为何却是个黄口孺子!
这处,一村妇扯着一位与神童年龄相仿的孩子,向其问道:“神童,你看俺家孩子咋样,是不是你们要找的福星。”
神童抄手拢于袖中,泰然自若地摇了摇头,那村妇见状面色一沉,继续道:“神童再多看几眼,俺家娃面相虽不出众,但齿如瓠犀,着实难得啊!”
“你家娃不行,神童快看看俺家娃,必然是你们苦寻的福星!”那处,一老妪手持拐杖,指着身旁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说道。
神童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太大了。”
听闻这话,一妇女忙怀抱襁褓问道:“我家娃不大,神童代为瞧瞧!”
神童再是摇了摇头,道:“又太小了。”
只见木桌旁上百余人,不消片刻,便被那神童打发了大半,吴少奶奶抬头望去,见神童背后墙壁之上,挂有一幅谶诗,诗句云:
伯阳悟道升仙源,一剑东来山水间。
天日之表转瞬逝,异人之状解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