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华夏人文始祖

小主,

燧皇一听,立刻反驳道:“谁教你的?老气横秋的,哪里像个小小少年!你看《封神榜》里的哪吒,小时候多威风。”

风少君偷偷一笑,摇摇头说:“娲皇教的,她说要有个完整的人生,有助于修行的!”

燧皇一听是娲皇教育的,立刻改口,“嗯,她说的也有道理,还是娲皇考虑全面!”说完灯光一闪,燧皇遁走了,他才不是怕娲皇听到了刚才言辞,才快速溜走的。

燧皇告别风少君就去了巫山,他心中惦记着华夏守护之灵的恢复情况,同时也想看看那个被守护之灵选中的孩子。

时间线回归正常,燧皇走后华夏守护之灵又交代了一些事情,然后回到识海之中开始修行恢复。而另一边,夏先衍得到守护之灵的消息后,就取消了前往龙骨坡巫山直立人遗址公园的计划。

明天所有计划恢复正常,去调查巫山文化所孕育的灵源之地。

这一晚上的经历也让大家有所成长,原来他们所看的秘密,只是这场变革的一角,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人在守护着。夏先衍这时候猜到了,守护之灵所受的伤,不单单是因为推演未来,可能还有战斗。

燧人氏,华夏人文始祖之一,被称为燧皇,那么就还有六位人文始祖,有巢氏——巢皇,伏羲——羲皇,女娲——娲皇,黄帝,炎帝(神农氏),蚩尤。而他们都去了哪里,是不是也受了伤正在养伤。

“这段时间过的太安逸了,都快忘记了梦境之中未来的场景。得抓紧时间了,十几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那就把整个华夏人都培养成修行者!”

识海深处的华夏守护之灵感受到夏先衍的变化,欣慰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万物竞发,朝气蓬勃,这片天地仿佛从沉睡中醒来恢复了生机。

军区的战士载着夏先衍的队伍出发了,后面还跟着一条小船,为了方便夏先衍的队伍从水路去往巫溪。

进入龙门峡后就正式进入巫山小三峡,巫山龙门峡是大宁河上第一峡,也是巫山小三峡之一。

一条大宁河贯通着巫文化保留下来的两座县城,巫山县与巫溪县。

巫溪与巫山,从文化根源上探源,二者密不可分。宝源山,横跨巫山与巫溪两个地域。巫咸国就在宝源山中,是一个利用盐泉开启智人时代并以此为中心建立起经济命脉的远古国度。

巫文化是源文化,巫文化是人类的母体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

巫文化是人类幼年时代世界观的客观反映,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从人类自身出发去判断周围世界,从而形成万物有灵的信仰,形成鬼神信仰,形成独特的巫术巫俗。

巫是远古时期的一种人群。他们的身份神秘,具有沟通天地的异能,在人世间主要从事医术、祭祀、占卜、预言、星象研究等职业。

巫文化大略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首先是流行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巫教、各种巫术及祭祀、辟邪、崇拜等;

第二部分是风俗,包括巫风、巫俗、丧俗、禁忌等;

第三部分是艺术,包括巫歌、巫舞、巫戏;第四部分是文学,巫书、巫诗、神话、传说;第五部分是综合,文字、美术、医药等。

《说文解字》解释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觋能齐肃神明者,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巫又称祝,事鬼神。所谓“事无形”即事看不见鬼神。其降神的手段是歌舞,由此可见,巫是神与人之间的媒介。

华夏古代对巫的解释: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能通天达地,两旁“人”即一男一女,男即巫觋,女曰巫,多男扮女装,为通天达地的执行者。

为了巫术的目的和记录氏族部落的谱系、历史,巫师较早地发明了文字,总结和传播了历史知识,直到商周时期华夏尚处于巫史不分的状态。

巫师为了占卜,一开始就掌握了观察天象变化的天文学。巫教认为一切疾病都来自鬼神作祟所以驱鬼服药是巫师必用的手段,这样便大量吸收和传播了医学知识。巫师为了巫术的目的,绘制了许多壁画和其他绘画,也雕塑了许多带有巫术气氛的艺术品,如图腾柱,神像……

真正的巫并不是巫师,而是巫文化传承者。他们的工作除了认识自然、认识世界以外,他们还为了解自身而努力。他们是星空的仰望者,是自然的了解者,是世上一切秘密的探索者。

巫文化,是以上古时期的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以巫咸为首的“十巫”升降于灵山,以巫咸名为方国名。巫咸率民利用宝源山盐泉,不耕不织,持盐以易衣食,形成“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百兽群出,百谷所聚”的盛世景观,创造了灿烂的盐文化。

巫咸是商太戊时占星家和占卜家,古代巫医一家,以巫咸为首的“十巫”又创造了这一区域的灿烂的药文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精神财富而言,作为占星家、占卜家的巫咸,上观天象,下测人事,将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占星术为主的巫术升华为远古闻名的巫文化,功盖前贤。

商代的许多甲骨文片,就是占卜用的,其中不少天象记录,正是占星术发达的证明。古代史籍中常见的巫咸,就是着名的占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