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文脉良渚,文润人心

接下来就是余杭的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良渚文化灵源诞生之地——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之名,寓意着“美丽的水中之洲”,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落在浙江省余杭市那河网如蛛网般交织密布的平原地带。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1959年,以良渚遗址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确认,成为华夏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

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华夏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古城是华夏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

良渚文化对其后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发展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实证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征—多元一体,并真实、完整地保存下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东亚地区史前大型聚落遗址。

五千年前,华夏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建设起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成就了灿烂的史前稻作文明。良渚古城规模宏大,内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9道城门中,有8个水门,古城内河道密布,四通八达。陆续发现的灌溉面积可达100余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

考古学家在反山王陵,出土了象征信仰和制度的系列玉器,包括迄今为止个体最大、重达6.5公斤的玉琮王。在池中寺遗址,发现近20万公斤的炭化稻谷遗存,这些稻谷仿佛在诉说着昔日良渚古城的繁荣昌盛,展现出了其充足的粮食储备以及发达的稻作农业。

考古学家在良渚遗址瑶山祭坛和汇观山祭坛的核心,均发现了“回”字形灰土框遗迹,通过测量发现灰土框东北角方位接近当地夏至日出方位,西北角方位接近当地夏至日落方位,东南角方位接近当地冬至日出方位,西南角方位接近当地冬至日落方位。

这向世人昭示着,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遥远时代,聪慧的良渚先民就已然具备了制定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历法的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距离良渚遗址仅 2.5 公里之遥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良渚博物院。这座博物院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将良渚文化的点点滴滴尽收其中。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于一体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基本陈列展览主题是“良渚是实证华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重点展出良渚文化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等各类珍贵文物,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华夏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每一处遗产,都是岁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沧桑变迁。它们承载着先人的记忆与情感,传递着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守护与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历史和文化。国家打造了一座座宏伟壮观的国家版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