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其文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秦岭作为“华夏龙脉”,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岭山脉的气候屏障作用和丰富的水源滋养了关中平原,还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如渭河、泾河等,这些河流源源不断地为关中平原提供灌溉用水,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秦岭作为“中央水塔”,滋养着“八百里秦川”,进而孕育出周、秦、汉、唐等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些地理优势为关中盆地的农业发展和文化积淀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为后续的历史演变储备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资源。
太平遗址的的这种众多考古发现证实了华夏文明的包容性。出土的陶器,既有典型客省庄文化的各种器型,如绳纹单把鬲、篮纹斝、花边口沿罐等,也有来自周边文化区域的器型。
例如来自中州龙山文化的磨光黑陶单把杯、圈足盘、黑陶高柄豆等,晋南地区陶寺文化的合瓦形陶铃;齐鲁龙山文化的鬶、盉等;甘青地区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双大耳罐、麻点绳纹罐、双耳罐、三耳罐等。
同时,齐家文化的占卜术、小麦种植,陶寺文化的朱砂墓,江汉地区的玉饰品等文化因素也在太平遗址共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礼乐萌生、文明诞生的前夜。
太平遗址的文化内涵已经出现了以礼制为核心的早期文化特征。证实了在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根区,文明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是从未断裂的。与周边区域所展示出的文化联系表明,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之地。
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华夏史前社会动荡整合的广阔背景下,以太平遗址为代表的客省庄二期文化,在区域文化互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
这片还在考古挖掘的遗迹,现在已经因为灵源诞生的原因已经停工了。夏先衍站在考古现场,感受着地下灵源的气息,感慨万分。
冰冷的历史遗址,尽管它们静默无言,但却是华夏先祖留给后世子孙的一抹温柔。
文物承载着华夏先祖的智慧、文化和精神。它们如同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华夏人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从何而来,自己的根就在脚下这片土地。
世界是物质的,但人类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是物质世界存在的见证。
距离太平遗址不远处有着一个更加辉煌的历史遗址——丰镐遗址。
“历史上最早称为‘京’的城市——西周丰镐遗址”,它是华夏西周时期的都城遗址。这里曾是文王建立的丰邑以及武王建立的镐京所在地。该遗址位于三秦省长安市西南郊的沣河两岸,其中丰邑在河西,而镐京则在河东。其总面积超过了10平方千米,所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之间。早在1933年就有人对这个地方展开过调查,并在1951年正式开始进行发掘工作。随后,在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华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十二世纪的时候,文王一举消灭了位于沣河一带商朝强大的部族——崇国,并在崇的旧址上建立起了丰京,从而实现了政治中心向东迁移。《诗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既伐于崇,作邑于丰”,说的正是这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到了公元前1133年,周武王继承王位后,一方面大力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扩充军力,还与各路诸侯以及众多的少数民族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强大的统一战线。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朝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西周王朝由此诞生。紧接着,周武王在沣河东岸建造了新的都城镐京。从此之后,丰京变成了宗庙和园林的所在地,而镐京则成了周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中心。
丰镐二京作为西周都城,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时期开始使用,至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洛邑为止,历经二百余年。在此期间,由于周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之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推行井田制等政策措施,使得这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随着青铜器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文字的广泛应用,这一时期也被认为是华夏古代文明的重要阶段之一。
丰镐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大城市。它开创了华夏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宽敞、宏伟的先河,并成为了后来城市总体布局的楷模。在沣河两岸的丰京和镐京都发现有大量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水平,更反映出了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和社会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