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国家博物馆之行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

通过神识的深入观察,夏先衍发现了“后母戊”青铜方鼎的那一只仿造的鼎耳。他心中一动,决定尝试将这件青铜器观想到自己的紫府之中。随着他的观想烙印,“后母戊”青铜方鼎逐渐在他的紫府内浮现。

然而,当鼎完全出现在紫府时,那只仿制的鼎耳竟然与鼎身分离,掉落在一旁,与后母戊鼎的厚重不同,这一只为了鼎好看而后补上去的鼎耳,在普通不过。这一发现让夏先衍感到无比惊奇,原来只有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观想烙印才有意义。

接着夏先衍就察觉到了,国家博物馆内出现一缕造化之气。这缕造化之气出现的特别突兀,它径直向夏先衍飞了过来,并迅速的进入他的紫府,就在造化之气进入紫府之后将那只残缺的鼎耳修复如初。整个青铜方鼎在造化之气的滋养下,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夏先衍看呆了,他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奇遇。他迅速铺开神识,开始探寻这缕造化之气的来源。很快,他的神识捕捉到了脚下不断的有造化之气从太庙的位置而来,那里的灵源正在异常活跃,并向四周扩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支灵源气息向着故宫方向延伸,而另一支则直奔国家博物馆而来。

夏先衍意识到,太庙的灵源开始扩散了。他心中一阵激动,这是好事,因为灵源的扩散意味着周围的文物可能会受到某种形式的修复。

他迅速给雷明心发了个信息,提醒他要联系周边的单位,尤其是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做好应对准备。

故宫博物院与国家博物馆,这两处可是收藏着大量的文物,故宫博物院院的文物收藏比国博更多,现有藏品总量180万余件(套)。

没过多久,夏先衍便收到了雷明心回复的消息。看到雷明心已经开始行动,他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并带着王言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此刻的王言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宛如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小透明一般,静静地跟随在夏先衍身旁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两人随后抵达了另一个展示商代青铜器的展台——四羊青铜方尊所在之处。

四羊青铜方尊,在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之中体型最大。造型雄奇,肩部、腹部与足部作为一体被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各据一隅,在庄静中突出动感,匠心独运。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通体以细密云雷纹为地,颈部饰由夔龙纹组成的蕉叶纹与带状饕餮纹,肩上饰四条高浮雕式盘龙,羊前身饰长冠鸟纹,圈足饰夔龙纹。方尊边角及各面中心线,均置耸起的扉棱,既用以掩盖合范痕迹,又可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增强了造型气势,浑然一体。

夏先衍站在四羊青铜方尊前,突然意识到自己观想的都是同一种类型的文物。然而,他转念一想,来都来了!凭自己的能力观想这种文物又不会耗费太多时间。

“商四羊青铜方尊可是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它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位列华夏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看着上面的细节,确实实至名归啊!”

自言自语的说完,夏先衍再次调动起自己的神识,开始将四羊青铜方尊观想到自己的紫府之中。

夏先衍继续他的观想烙印,既然已经观想了商四羊青铜方尊,他自然不会错过利簋这件同样重要的青铜器。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或“檀公簋”。

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始见于西周初年。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铭文中所记载的武王伐纣在甲子日晨,并逢岁星当空,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所记载的“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

这么重要的文物,多观想烙印一件有不费时,夏先衍自己给自己找到了借口。

夏先衍顺利的把利簋观想到了自己的紫府之中。他的观想速度之快,让一旁的王言感到震惊。他从未想过,观想一件如此珍贵的文物竟会如此简单和迅速。而他自己观想烙印东西都是以天为计时单位,这差距也太大了。

他暗自告诫自己,不能胡思乱想,想多了容易自卑,伤自尊心。

夏先衍看着四周的其他青铜器忍住了自己想要继续观想烙印的冲动。青铜器是铸造文物可承载五行的金,那么接下来应该去寻找可以承载其他五行之属的文物。

于是,两人在这个展厅内逛了起来,寻找可以符合要求的文物。他的目标很明确:寻找可以承载木、水、火、土四行属性的文物,以达到五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