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以文载道

“道”是华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其中分为“天道”与“人道”。

天道,?即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原则,而“人道”则是关于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即社会和人的价值标准。

华夏在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一个焦点就是:如何理解“天道”与“人道”。

老子的“天道”与“人道”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孔子关于“人道”中的“仁”

《易传》——天地人三才之道

... ...

天人合一,是华夏民族的自然观、文明观和存在方式。在“灵”诞生之前华夏就在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道。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整个宇宙在内的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里,“天”蕴含着双重意义:一是“自然之天”,即人类所身处的广袤宇宙和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二是“义理之天”,即宇宙自然的最高原理和根本规律。

同样地,“天人合一”也可以从两个维度来阐释。一是人类始终是宇宙自然的一个部分,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天地和人由同样的元素构成,并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类不能脱离这一有机整体而独存;二是宇宙自然的总体法则和人类活动所应遵循的根本法则是一致的,这一法则便是“生生之仁”,天地以生生之道化育万物、运转不息,人类应当本于生生仁德创造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易》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性经典,将天、地、人并列称为“三才”,认为最具有仁德和智慧的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希望人类能够“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即洞察并把握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利用这些规律造福人类、造福天地。

《周易》也常常要求人类通过向天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德性和人格,所熟知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人类应当学习天地健动不息、含弘光大的精神来培养自己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

《周易·贲》提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思想,将“天文”与“人文”并提,也揭示出自然法则和人类文明的相通性。

《周易》中的这些思想,可以说是华夏文明“天人合一”理念的源头。

华夏文明属于天道文明,也正是灵源最先在华夏文明之中诞生,这让国家对于那位神秘的存在有了推测。他是华夏文化借助“灵”而诞生了意识。

所以这位神秘存在有了一个正式的官方称呼——华夏守护者。

文化也是有生命的。

华夏民族是个有命的民族,这命是指文化生命。人的生命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要存活、自保、趋利避害,而且是能运用思想的生命。一个民族的生命是能运用思想的生命的,它就是文化生命。

那么思想起端于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在公元前五世纪,在先秦的时候,出现了最初一批论道的哲人——称之为"先秦诸子"。

这个"子"就是思想家学问家的意思。有先秦诸子就有了华夏思想起步,有思想的生命才是文化生命。

华夏民族,这个承载着文化生命的民族,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运。之所以称为有命的民族,正是因为这份文化生命的传承与发扬。它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更是思想的活跃与传承。从先秦诸子的智慧火花,到历代思想家的深邃探索,华夏文化得以绵延不绝,正是因为这种运用思想、追求真理的精神。

当回望历史,探寻华夏民族的生存状况与命运,实际上是在追溯其思想的发展与变迁。这种思想的变迁,如同文化命运的脉络,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与特点。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天道的深刻领会与不断追求。

在华夏,哲学一开始就讲天命的事情。

比如说《中庸》

《中庸》开头三句话。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第一句话,天命谓之性,这是天命观。华夏哲学向来有天命观,那么如何理解天命呢?两个方面了,一个是承认天道的存在,确认天道的存在。

二是,确认人民生活是在天道中展开的。天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不同阶段、不同表现之间有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