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长孙氏愣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却是没想到此处!”

102:“他的意图是让我们把整个卫立黄集团抓住,不让他撤到关内去。”

104:“意图很明确,就是让我们长驱南下,先切断北宁线,堵塞卫立黄的路上退路。”

103:“我看意图有两个,一个是打沈阳周围的抚顺、铁岭一线,二是打锦州附近的义县、锦西、山海关一线,并没有肯定打哪一个。”

102:“是的,他是征求我们的意见,不过有明显的倾向性。你看,这里特别强调说:对于我军的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最为有利。”

101:“他的意图很清楚,问题是怎么个封闭法为好……如果越过长春、沈阳,侧敌南下,北宁线上的敌人势必迅速的收缩到锦州,让你打不着……锦州范汉节兵团十五万人,比长春还多五万,很明显这是一步险棋……”

……

会议室内几人的谈话,寥寥几句,但却大致描述了战场局势,或者说整个东北的战场局势。

李世民刚开始听他们讲,听得抓耳挠腮,因为现代东北和大唐东北是完全不一样的,各个城池、关隘都不相同。

譬如山海关,这是明朝徐达奉命修建的,防御东北方向敌人的一处重要关隘。但在大唐,这个地方都没有。

李世民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定是一处咽喉之所,类似于函谷关对关中的重要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听到他们谈论如此重大的战役,结果却因为没有地图而分析不了局势,这对于李世民来说太煎熬了。

别说是李世民了,哪怕是一个普通男人,这会肯定也会心急的很。

哪个男人不爱军事?不想统领万军击败敌人?

直到101站了起来,镜头跟着站了起来,他才终于看到了位于101背后的全国地形图。这一张图比海岛奇兵那边的图更清晰、更全面。

镜头虽然很短暂,但李世民大概看明白了刚才会议讨论中说的形势。

长孙氏也有些明白,皱眉说了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们这样迟疑,不会错过战机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指的是具体的战术要灵活应变。”

李世民解释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在大的战略层面,将在外也必须按照上面的部署来行动。101考虑的是具体的打法,但他考虑的是全国一盘棋。如果把东北的敌人放进了关内,关内战场的压力就大了,后面还有淮海、平津两大战役呢。”

长孙氏恍然道:“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