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名扬天下

如,见靖安周元书、新元魁首录、周都尉竹乡游记、少年志梦集等等。

随着事件的发酵,百姓们议论周元、文士们书写周元、官吏们感叹少年得志。

就连花楼青馆都在传唱少年入梦词,茶馆评书也出现了周都尉探秘集,使得京城掀起了一阵周元热。

幸好周元现在不在京城,否则他的府邸门槛都得被踏破。

即便如此,与周元同年入试的勋贵子弟,也在前往了朝廷赐予他的府邸拜访。

随后更是借着数次拜访未得一见的名义,纷纷打马奔赴竹乡,想要进入周元的探秘队,分润一份功绩。

如此一来,楚国求娶安仁公主的话题,被彻底压了下去,只在少部分官吏勋贵之家流传。

安仁公主得闻此事后,亦有所感,恳请大魏皇帝将随行武官换成少年武者。

“吾儿何必如此,少年虽诚亦勇,但经验不足,难托大任。”

“父皇明鉴,孩儿欲求长久,少年武者纵有千般不足,却处于上升期、可长久护卫。”

面对要接下婚书,前往楚国东宫府邸的安仁公主,大魏皇帝无法拒绝。

因此,不少要前往边关镇守的青年武者,被改变了命运。

他们得以离开危机重重的边镇,获得更为安全的待遇,但身入异国到底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安仁公主日后的守卫屏障,他们不再是可以消耗的兵将,而是宝贵的故国亲卫。

当几名勋贵子弟快马入竹乡,给周元送来京城消息时,他还有些不可置信。

“诸位同僚,朝廷文书还未到,你们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况且就算真要封爵,也该由五等男封起,怎会越过五等勋,直封四等子。”

“周兄,你这功劳不全是武功、还有文功,需要考虑到历史传承问题,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你想啊,祝公是哪里人,不就是丰京之民吗。

他又不是武者,能去何处求学,不还是咱们大魏这些区域吗。

如此,符公也有可能是大魏先贤,流传各国的诸多学说发源地,或许也是咱们大魏之土。”

通过勋贵子弟的解释周元才知道,大魏不仅要搞文化影响,还想占据文化源头。

这样一算,他做出的文化贡献还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