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这块陨石放置了三天时间仍然保持温度,自动发射紫色光芒,实在太颠覆一众物理学家的认知。
不过,对于好奇心旺盛的科学家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实验对象,与众不同的特性正适合他们进行研究,或许就能发现新的物理规律。
哥本哈根大学校委会从天体物理,原子物理,理论物理,分子物理化学等各个相关研究所抽调人员组成陨石研究团队,由声望最高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玻尔担任团队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开展深入研究。
陨石被分割下来一小块,这一小块又被分成数份,交给不同的小组进行各方面的实验。
有的小组进行分子化学实验,将玉石粉碎,与各种酸碱溶液进行反应实验,观察这种物质与地球上物质的反应;有的小组进行散射实验,用各种射线进行照射,通过各种粒子与原子核的碰撞来研究原子核的形状、大小和质量等性质。
这些的实验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全部做完,但是根据各项试验的进展情况,还是能获取不少的信息。
可是,很快各个实验小组都传来消息,所有实验都不顺利。
这种陨石硬度不高,粉碎起来并不难,但是与各种酸碱溶液都不发生反应,加热实验也是如此,酒精灯加热十几分钟,这些粉末温度始终不变,这种从来没见过的现象再次颠覆大家的认知。
各种散射实验结果同样超出大家的常识,光子、电子、中子、质子、原子核各种粒子轮番轰击,都好像石沉大海,没有取得任何预期效果。
实验进行不下去,玻尔召集各小组组长开会讨论,商讨下一步计划。
负责分子化学实验的丹尼斯最先发表观点:“这种陨石似乎不是我们这个宇宙的物质,它们的分子原子自成一体,不与我们的物质进行能量交换!”
“不能这么说,相比陨石不断向外辐射的光子而言,它接受外界的能量很少,陨石的物质内部似乎自成一体,有着我们无法理解的强大能量源,所以才能源源不断发射紫光,始终保持恒定温度!此外,这种物质连穿透力最强的伽玛射线都能完全吸收,并且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对能量很低的光线却不吸收,这些特性实在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欧内斯特负责散射实验,反驳同事的观点。
一直没有发言的玻尔开口道:“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按照我们过去的常识,陨石保持在四十摄氏度,与人体温度相近,应该辐射红外线,可是我们没有检测到红外线,只检测到很窄波段的紫光发出,这是为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根据维恩位移定律计算过,如果一个光源只发射紫光,表面温度应该在七千摄氏度以上,自然界要达到这样的温度,我能想到的只有原子裂变或者聚变才有可能!”欧内斯特显然也有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