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基因功能实验

脑变 曾经心动Zzz 1356 字 2个月前

每天睡觉前,都要在宿舍构思修改自己的实验计划,不能让帕米拉挑出毛病来。

实验做完后不出成绩还能怪运气不好,如果实验计划不过关,那就是自己的水平不行了,这个可不能忍。

事实证明,充分的准备还是很有必要,他前面提交实验计划的两个研究生都被帕米拉挑了毛病,要去补充资料,曾凡的实验计划一次就通过了,帕米拉对他大加赞扬,还让那两个同学向他学习。

那两个同学看过他实验计划后面几页纸的引用目录就服了,光是看这些论文就够他们忙活十天半个月了。

有些事情做过和没做过的差别很大,理论再丰富也比不上自己动手做一次,这种实验的复杂程度比测序要高多了。

研究人体基因组的功能,不可能真的拿人做实验,而是根据已研究过基因的同源性选取要实验的未知功能候选基因,作为实验研究目标。

分离出这种基因后进行特殊处理,然后通过慢病毒或者腺病毒等载体转入某一特定有活性的细胞中,通常都是某种细菌细胞,实现基因的表达量增加的目的,当基因表达产物超过正常水平时,观察该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变化,从而了解该基因的功能。

目标基因过表达实验过后,他还要进行功能失活实验,通过干扰或者敲除使目标基因功能部分或全部失活,来进一步确定其功能。

有些基因的功能在细胞反应层面根本看不出来,那就需要用小白鼠进行实验了,在小白鼠的胚胎分裂之前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操作,培育出同一个基因过表达,基因失活等不同的实验小白鼠,观察其后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反应,来验证基因的功能。

这一个层面的实验难度就更高了,即便是对帕米拉教授来说,也同样很有挑战性,显微镜下对胚胎细胞的操作难度很大,稍微差一点,改动过基因的胚胎细胞就不能正常发育,那就算操作失败。

几十个上百个胚胎细胞都不一定能做成一个,比做个器官移植手术的难度还要高的多,即便是成功发育长大的小白鼠,基因改动的精确不精确,也要看运气,需要足够的实验目标进行比对,多个目标表现出预期相同的特征,才算初步成功。

后续还要进行不同方案下的重复验证,实验效果可以复现出来,才能发表论文,公布研究成果。

整套实验流程下来,就算是运气爆棚,一切顺利,那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出结果,稍微有差错,要么前功尽弃,要么就需要多花几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