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田氏代齐

烘炉记 一棹碧涛 2315 字 2个月前

吕无野继位之初,便展现出了与先君截然不同的治国理念。他深知百姓之苦,毅然废弃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猎苑,减轻了百姓的赋敛,将节省下来的财富用于赈济孤寡,慰问病残。他倾尽积蓄,只为拯救在困苦中挣扎的子民。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对这位新君充满了敬意与爱戴,齐国上下一片欢腾。

然而,在对外的军事决策上,吕无野却经历了重大的挫折。在与晋国的一场激战中,由于决策失误,晋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大败齐军。无奈之下,齐国只能割地求和,承受了巨大的耻辱和损失。这一败,让吕无野痛心疾首,他在宫殿中反思数日,发誓要重振齐国的军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命运似乎并未放过齐国。另一次,吕无野因一时失言,嘲笑了四国使者,这一鲁莽之举引发了四国的愤怒。晋国联合鲁国、卫国、曹国四国组成联军,气势汹汹地攻向齐国。齐军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再次大败,又一次被迫割地求和。齐国的土地在一次次的战败中逐渐减少,国力也随之削弱。

华夏历2115年,在沉重的压力和无尽的悔恨中,吕无野驾崩,谥号顷公。他的离去,给齐国留下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的局面。

吕无野之子吕环继位,成为了齐国新的希望。吕环深知齐国的困境,他慧眼识珠,重用晏弱、晏婴父子。晏氏父子齐心协力,推行一系列改革,使得齐国的国事逐渐清明。为了稳定局势,吕环起初尊晋为霸主,寻求外部的和平环境以恢复国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齐国的国力逐渐恢复,吕环不愿再受晋国的摆布,试图摆脱晋国的控制。他先后五次伐鲁,然而均无战果。晋国抓住这一机会,以齐国叛晋伐鲁为由,带领十二家诸侯组成强大的联军,兴师伐齐。吕环率领齐军奋力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大败而归。

华夏历2143年,带着满心的遗憾和未竟的壮志,吕环驾崩,谥号灵公。

灵公之子吕光,本为齐国的太子,却因父亲齐灵公的一念之差,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齐灵公改立吕牙为太子,甚至为了除掉吕光而攻打鲁国。

在吕光生死存亡之际,命运出现了转机。齐灵公病重,大夫崔杼、庆封等忠诚之士从即墨将他迎回。吕光重归齐国,以果断之势杀死吕牙母子,齐灵公闻此巨变,气的吐血而亡。

吕光登上王位后,决心重振齐国的雄风。他积极与鲁、晋、宋、卫等国结成联盟,以增强齐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一次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中,齐军出兵攻取了晋国的朝歌,这一胜利让齐国上下为之振奋,也让周边各国对齐国重新刮目相看。

华夏历2149年,齐国风云突变,一代雄主吕光离世,谥号庄公,史称后庄公。齐国的王座,传给了吕光之弟吕杵臼。

吕杵臼登基之时,尚在幼年,却展现出非凡的勤政之姿。他善于纳谏,心怀臣民,广纳贤才,以晏婴为齐相。在晏婴的辅佐下,齐国励精图治,国情逐渐好转。然而,当国家局势稳定下来,吕杵臼却不再如当初那般从谏如流,他开始采用忠臣、奸臣“两用之”的策略。

在吕杵臼的统治下,国内治安相对稳定,晋国、楚国以及各国诸侯皆不敢擅自攻打齐国。齐国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

华夏历2207年,吕杵臼驾崩,谥号景公。景公之子吕荼继位,然而,齐国的命运却在此时迎来了巨大的转折。

华夏历2208年,田完后代田乞暗中蓄力已久,终于发动政变,一举夺取了齐国朝政大权。田乞野心勃勃,他深知名不正则言不顺,于是另立景公子吕阳生为新君,就此拉开了“田氏代齐”的序幕,开齐国田氏贵族专齐政的先河。

吕阳生不过是田氏手中的傀儡,齐国的实际权力已落入田氏一族手中。田氏在齐国呼风唤雨,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

华夏历2212年,吴、鲁两国趁齐国动荡之际,攻打齐国南方。齐国国内一片混乱,大夫鲍牧趁此机会,将吕阳生杀死。吕阳生谥号悼公,其子吕壬继位。

吕壬初登王位,面对田氏专权的局面,决心重振君威。他分别任用田常和阚止为左右相,试图以此来平衡各方势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准备择用一人,排挤田常,以削弱田氏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