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吴楚争雄下

烘炉记 一棹碧涛 3219 字 2个月前

子西,这位忠诚的臣子,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他深知士气的重要,于是伪为楚昭王的车服,试图召集那些在战乱中溃散的军民。他奔走呼号,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楚国未亡,王上仍在,吾等当奋起抵抗!”那些迷茫而恐惧的军民,在他的感召下,眼中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苗,纷纷聚拢而来。

而此时,楚昭王独自在随时,孤独而惶恐。他望着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心中满是忧虑与悲痛。曾经的繁华不再,只剩下断壁残垣和哀号的百姓。

另一边,子西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得知了楚昭王所在之处。他带领着重新集结的军民,马不停蹄地向楚昭王的方向赶去。当他们终于会合时,楚昭王眼中泪光闪烁,激动地握住子西的手,“爱卿,此乃楚国之幸!”

然而,吴军入郢后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他们以班处宫,肆意践踏楚国的宫廷和豪门之家。楚国的宫女和贵族们遭受了极大的侮辱,曾经的尊严被无情地踩在脚下。

繁华的宫殿变得一片狼藉,珠宝被掠夺,书卷被焚烧。吴军的狂笑与楚国人民的哭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惨的画面。

在这片废墟之中,楚国的军民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楚申包胥望着这一切,心中悲愤交加。他深知,唯有向他国求援,才有一线希望拯救楚国。于是,他踏上了赴秦乞师的艰难之路。

一路上,申包胥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他的衣衫褴褛,鞋子磨破,双脚鲜血淋漓,但他的步伐从未停歇。

终于,他来到了秦国的宫殿前。面对秦哀公,申包胥痛切陈辞:“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如今楚国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恳请秦王出兵相助,救楚国于危难!”他的声音饱含着痛苦与哀求,依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七日勺水不进。

秦哀公被申包胥的忠诚和楚国的惨状所触动,为之赋《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申包胥感激涕零,九顿首而坐。

秦国的军队终于出动,为楚国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华夏历 2192 年,楚国的天空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

楚国的大地在吴军的铁蹄下颤抖,吴人的凶悍让楚国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然而,楚国军民的热血并未冷却,他们奋起抵抗,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每一个楚国的士兵都深知,身后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的亲人,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退缩。

吴人入郢,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湖中,激起了各国的震动。在这关键时刻,秦国展现出了大国的担当,答应出兵援救楚国。而向来与楚亲善的越国,也毫不犹豫地迅速出兵攻吴,他们的军队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有力地牵制着吴国的兵力,为楚国争取着宝贵的喘息之机。

那个炎热的夏日,越军如神兵天降,攻入吴国。与此同时,秦国的子蒲、子虎率领着五百乘兵车,跟随申包胥奔赴楚国。然而,子蒲对“吴道”并不熟悉,为保万无一失,由英勇的楚军率先与吴军展开激战。子蒲则率领着秦军在稷地与楚军会合。

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楚军如猛虎下山,向吴军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夫概所率领的吴军,原本士气高昂,但在楚军的拼死抵抗下,渐渐显出了疲态。就在这时,子蒲率领的秦军如一阵狂风般席卷而来,在沂地给予夫概致命的一击。夫概的军队瞬间陷入混乱,溃败之势如山崩地裂。

在柏举之战中,被吴俘虏的楚大夫之子,虽历经磨难,但心中的忠诚从未磨灭。他趁乱逃脱后,主动收集楚国的散兵游勇,一路奔波,投奔子西。在子西的英明指挥下,楚军再次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于军祥大败吴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秋七月,金风送爽,却未能给战火中的大地带来一丝凉意。楚公子结、秦子蒲率领着联军,剑指唐国。唐国曾依附吴国,如今成为了楚国复仇的目标。联军士气如虹,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攻破唐国,为楚国的反击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战绩。

吴王阖闾此刻犹如困兽,腹背受敌。前方是楚、秦联军的步步紧逼,后方是越国军队的侵扰。曾经的胜券在握,如今已化作泡影。他的弟弟夫概,见局势不妙,竟乘机逃回吴国,妄图自立为王。阖闾得知这一消息,气急败坏,亲率大军回国攻击。但夫概的野心终究无法得逞,在阖闾的怒火之下,他兵败奔楚。楚昭王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封他在棠地。

然而,战争的烽火仍未熄灭。阖闾重整吴军,再度与楚、秦联军交锋。在雍地,吴军与楚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吴军凭借着其精锐的装备和勇猛的战士,初战告捷,打败了楚军。但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紧接着他们便遭遇了强大的秦军。

秦军如钢铁洪流,阵法严整,士气高昂。吴军在秦军的猛攻下,节节败退。吴军无奈,只得驻军于麇地。公子结、子西看准时机,采用火攻之计。熊熊烈火在夜空中燃烧,照亮了整个战场。吴军在火海之中惊慌失措,丢盔弃甲,再次遭遇惨败。

随后的公地之战,成为了吴国的噩梦。吴军士气低落,身心俱疲。而楚军则愈战愈勇,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吴军再也无力抵抗,彻底崩溃。

就在吴国在楚国战场上陷入困境之时,越国抓住了这一绝佳时机。他们趁吴军国内空虚,发兵侵入吴国。吴国的后方瞬间陷入了一片混乱,阖闾深知大势已去。

九月,秋风萧瑟,吴王阖闾只得怀着满心的不甘和无奈,引兵撤退。楚国的大地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楚昭王返回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