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时期的修订书籍与混乱时代的修订典籍,其实各自代表不同的内涵。
书籍乃文化思维的具体表现。
回顾史实,历代太平盛世中的修书工作其实都是基于旧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发展的新成果,然而被称为太平盛世修订着作的前提往往是当朝统治已经获得了大部分土地拥有者和社会上层集团的认可和支持。而在这样的盛世时期中,为了更加巩固国家的稳定性和强化其统治力度,便会启动大规模的思想统一运动,这就引出了“盛世修订书籍”的理念。
然而秦国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
秦国是在一片废墟中重建,开创了一种全新体系。
只是秦国所建立的新机制并未充分展露出令民众信服的核心理念,这就造成了现今各地普遍抗拒秦国的现状,甚至包括朝廷内的高级官员在内。
这些官僚们的治理理念仍然停留在上古王朝的传统观念之中,
以为世家和贵族应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
因此现在的朝中官员们和世家大族追求的利益本质上没有区别。
军功爵制逐渐解体的现象不仅是因为秦国缺乏可赏之地以资激励,或许更是先前那些成功者为确保家族长期垄断权位有意识地削弱后来者的晋升途径所致。
这种局面之下,秦国的事业怎能一帆风顺?只能慢慢地寻找出路!
这也是博士学院失败的原因之一。
当时的百家学者根本不想参与秦国的改革任务。始皇寄希望通过联合众家来塑造新的国家灵魂。但是,考虑到还有如李斯等法学者在朝中反对的情况存在,无论外部内部矛盾皆是棘手问题。即使是拥有卓越领导力的始皇也没有办法实现全国性的思想统一。而事实上他自始至终都意识到,那些学者并非出于真诚加入这项改革。
于是,博士们逃走就成为了不可逃避的趋势。
一切责任都应追溯于始皇,岂能让他们承担?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后始皇帝甚至有所退让并放弃了综合各个流派的目标,他几乎准备接受李斯提议,推行单一的法家学说,却因秦长青的到来最终没有采取这一举措,但也引起了原已占优势地位的一派官员不满之声,导致当前皇朝与臣下间的关系愈发疏远。
此时此刻,面对种种复杂局势,秦长青轻声叹了一口气。
当初对政务懵懵懂懂之时,并不曾意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只想着那些关于历史的片段,完全未能深入思考当时的困境,幸亏当时始皇对他予以充分的理解并且采纳了他的一些主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是由此造成的所有不良后果则全都落在了皇室身上,他却从未
王贲不太明白其中缘由。
他注视着秦长青几眼,隐隐感受到对方眼神中流露出的自责与内疚。这让王贲心头疑云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