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此时繁华热闹的北京不同,关外草原大漠之上,却是充满了荒凉,鲜血,与不稳定。

归化城。

一座蒙古大帐中,正在举行着一场庆功宴。

他们从察哈尔部夺来了诸多的牛羊人口,获得了一场大胜。

一个年老的蒙古男人坐在上位,两侧全是他们本部的一些首领,还有他的长子,

孛儿只斤·僧格都古楞特穆尔……汉语,辛爱黄台极。

这个年老的男人正是控制漠南蒙古西部的土默特部的首领,俺答汗……孛儿只斤·俺答……

在隆庆元年,便与大明通过“隆庆和议”建立互市关系,随着,互市的时间 越发的漫长,稳定,他们已经渐渐成为了草原最强势力。

嘉靖二十九年,制造庚戌之变的就是这老小子。

俺答早年受封土默特万户,驻牧丰州滩,也就是后世的呼和浩特。

与其兄济农衮必里南征北战,积累了雄厚的军事实力。

在嘉靖二十一年他的兄长衮必里克死后,俺答成为右翼三万户实际上的领袖。

他向南屡屡入塞犯明,并于嘉靖二十九年包围北京,完成了也先的壮举,制造庚戌之变。

随后又向北、向西击败敌对的兀良哈万户及瓦剌等部,并占领青海,向东迫使蒙古宗主大汗打来孙(达赉逊)东迁辽河套,在此过程中取得索多汗、司徒汗、土谢图彻辰汗、格根汗等汗号。

俺答一直谋求与明朝“通贡”与互市,可这家伙都他妈打到人家老家了,嘉靖皇帝怎么可能同意跟他做生意,老脸也挂不住啊。

所以,大明朝整个西北数十年间,战争不断。

战死总兵,副将十余名,士兵更是数不胜数,深仇大恨,就是在那个时候积累下来的,即便西北平静了数十年,大明的百姓们看着蒙古人的眼神之中,还是充满着仇恨……

而在隆庆年间,朱载坖登基之后,他是务实的,高拱主持了并达成隆庆和议,而在隆庆三年,受封大明朝“顺义王”,算是与大明朝进入到了甜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