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见状,急忙伸手接过念珠,随后转身毕恭毕敬地呈递给贾政。贾政双手接过念珠,再次向着北静王深深鞠躬道谢。
就在这时,只见贾赦、贾珍等人一同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叩头请求北静王回驾。北静王神色庄重地说道:“逝者已然登上仙界,成为超凡脱俗之人,不再属于我们这庸庸碌碌的尘世之辈。本王虽然承蒙上天恩赐,有幸承袭郡王之位,但又怎能越过仙人的灵柩而前行呢?”贾赦等人眼见北静王态度坚决,不肯应允,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谢恩后转身返回。他们赶忙命令手下众人停止奏乐,暂停哀乐之声,并迅速将葬礼队伍继续向前推进,直至整个殡葬仪式结束,才允许北静王通过此处。这些事情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那宁国府出殡之时,一路上可谓是热闹非凡,鼓乐喧天。当送葬的队伍刚刚抵达城门口时,又有贾赦、贾政以及贾珍的各位同僚下属纷纷搭建起祭奠的棚子,前来迎接祭拜。贾珍带领着贾蓉逐一前往致谢之后,方才出城,径直朝着通往铁槛寺的大道疾驰而去。此时,贾珍正领着贾蓉来到诸位长辈面前,请他们坐上轿子或者骑上马背。贾赦那一辈的人们纷纷登上了自家准备好的车轿,而贾珍这一辈的子弟们也即将翻身上马。然而,王熙凤心中一直挂念着贾宝玉,担心他到了郊外会放纵任性,不听从家人的劝告。毕竟贾政此刻无暇顾及,万一有所闪失可就麻烦了。想到这里,王熙凤急忙派遣一名小厮前去传唤宝玉。宝玉听闻召唤,只得快步走到她乘坐的马车前方。
凤姐满脸笑容地说道:“哎呀呀,我的好兄弟啊!你可是个尊贵无比之人呢,而且这人品啊,就跟那些娇柔的女孩子一般无二。可千万别学他们那样像猴子一样趴在马上啦!快些下来吧,咱们姐妹俩一同坐这车,一路上也好说说笑笑的,岂不是美事一桩?”宝玉听了这话,心中觉得有趣,便顺从地下了马,动作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飘落地面。然后他手脚并用,灵活地爬上了凤姐的车内。
没过多久,只瞧见远处有两匹骏马如离弦之箭般直直朝着凤姐的车子飞奔而来。待到近前,两人迅速翻身下马,恭敬地扶住马车,弯腰回话道:“这边已经有合适的休息之处了,奶奶您要不先歇息片刻,换身衣裳如何?”凤姐闻言,微微点头,随即吩咐下人前去请示邢、王二位夫人的意见。不多时,那二人回来禀报说:“太太们讲不必停歇了,让奶奶您自行决定即可。”于是凤姐稍作思考后,便下令在此处稍稍休整一番再继续前行。
紧接着,几个机灵的小厮赶忙牵着轿马从拥挤的人群中巧妙地岔开道路,一路向北而行。此时,坐在车上的宝玉突然想起好友秦钟还落在后面,连忙派人过去邀请他前来一起打尖(途中短暂休息进食)。而彼时的秦钟,正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紧紧跟随在他父亲的轿子旁边。忽然间,他远远望见宝玉所乘坐的马匹,那马鞍和笼子都装饰得精致华美,正悠然地跟着凤姐的车朝北缓缓行进。秦钟心里立刻明白过来,原来宝玉与凤姐共乘一车,当下不再犹豫,双腿用力一夹马腹,催赶着坐骑加快速度追了上去,很快便与宝玉等人一同进入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庄门之内。
那庄户农家,房屋并不甚多,家中妇女一时间竟找不到可以回避之所。那些质朴的村姑和未经世事的野妇人们,初见凤姐、宝玉以及秦钟时,被他们出众的容貌气质和华丽的衣着所震撼,几乎怀疑这几位如同仙人从天而降一般。
凤姐踏入那简陋的茅屋后,先是吩咐宝玉等人出去玩耍片刻。宝玉心领神会,于是与秦钟带着一众小厮们开始在四周游逛起来。凡是庄稼人日常所用的物件,对于生长于富贵之家的宝玉而言都是前所未见的新奇事物。他见到这些东西,只觉得无比惊奇,全然不晓得它们叫什么名字,又作何用途。好在随行的小厮之中有些是知晓的,便逐一地向宝玉介绍起这些物品的名称及其作用来。宝玉听完之后,不禁连连点头说道:“怪不得古往今来的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原来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啊。”说着话,一行人又来到了另一间屋子里面。
此时,宝玉忽然瞧见炕上摆放着一架纺车儿,心中更是觉得稀罕异常。小厮们见状,赶忙解释道:“这是用来纺线织布的工具呢。”宝玉闻言,兴致勃勃地登上炕去摇动那纺车。就在这时,只见一个身着朴素村装的丫头,年纪约莫十七八岁,快步走来嗔怪道:“可别把它给弄坏啦!”她话音未落,一旁的众小厮急忙上前大声呵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