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予安的那点事儿
陈予安这家民宿开了快两年了,生意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后来还是托了一个摄影爱好者的福,拍了一组照片在影展上展出之后,突然间有了热度。
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对“家”的渴望早早地就在心底生根发芽,为了守住爷爷奶奶留给她的老房子,毅然辞了城里的工作,回到这个小乡村。这是她开民宿的初心,所以在设计和装修的时候,更多的是偏向于情感的保留,而不是怎么样更能吸引客流。
但是很快的,她就发现仅仅靠初心和热爱是维持不了一家民宿运转的。主要呢,她这人也很酷!不愿意绑定太多的商业套餐,原因很简单--她嫌烦。就只在两个平台上挂了房间,平台上客户的咨询,还有后期的评价她几乎都不看也不回复。
又是没有房客的一天,陈予安坐在店门口的竹椅上,双手抱胸,两眼无神地看着大门口发呆。阿姨干完活就过来和她打招呼准备回去了,看着空荡荡的院子,陈予安低头轻轻地“啧”了一声。
伸手从裤兜里掏出一颗薄荷糖,双倍薄荷的那种。之前害怕和人近距离说话的时候有口气,网购了两大桶这个。手指用力一捏,包装袋里的空气“噗~”地一声,把糖果推了出来,上下门牙一磕,叼着糖果微微仰头,舌尖卷住掉落的糖果推送到腮帮子。深吸一口气,心肺连着大脑都拔凉。
继续双手抱胸,然后像个中二少年一样仰头四十五度望望天,望望柿子树。一连串快门的声音让她敏锐地警惕起来,原本无神的双眼瞬间变得犀利,扭头看着大门外。
对方明显被震慑到了,但是两秒钟的僵硬过后,不怕死的又按了快门。陈予安直接站了起来,表情似笑非笑地看着对方。
这位不怕死的摄影师放下相机,笑着先说了抱歉,“抱歉,没有征求你的同意就按下了快门,但是这种意境是摆拍不出来了的。您看下照片,我希望能保留下来。”
陈予安打量了一眼,这人看着至少四十岁了,估计这种事也没少经历,不然自己刚刚那反应,一般的年轻人是绝不敢再按下快门的!
在陈予安翻看相片的时候,他小声介绍自己,笑着说:“我是摄影协会的,这次要做一个“乡村新风尚”的主题展,一开始我是被这棵柿子树吸引了,后面透过镜头看到了你。”说着还指了指屏幕,语气激动了一点:“你看这张!你仰头望柿子树,这种无言的对话,这种意境,让我有了新的灵感。我想以柿子树作为这次的摄影主题,主题背后带来的思考则是--乡村新风尚之下年轻人如何安放梦想?”
陈予安不得不说他很会抓主题,自己这会儿正被现实逼迫着去思考这个问题。照片她看了两遍,原来自己的怨气已经能穿透镜头了,无声地叹了口气,说:“我的,就留一张侧脸的。”说完就把相机还给他了。
“啊?”摄影师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那我可以展出吗?”
“嗯,你粉丝多吗?”陈予安问的一本正经,原本下一句是想厚着老脸问一句,能顺带帮我打个广告吗?奈何实在是问不出口啊,安姐这么酷的人设,怎么可能问的出口!
“啊?还可以吧,呵呵~”摄影师没有领会到她问题背后的目的,所以尴尬地回了个话,其实他自认为粉丝量还可以,但是和网红没法比。
“哦。”陈予安有些不自在了,说:“那你自便吧。”
这回摄影师是听懂了,笑着告辞,还礼貌地留下了自己的名片。
这么个小插曲,陈予安没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接到了一个订房的电话,对方问自己若是民宿包场的话,大概是多少费用,因为他们一帮人要弹弹乐器、唱唱歌儿啥的。
陈予安内心满是问号,聊了几句之后才知道原来对方是一支乐队,通过影展看到了她民宿的照片,感觉和他们的风格很合拍,所以想来找找灵感。
包场这事儿陈予安还是头一回遇到,再怎么不显情绪的人,也绷不住开心得笑了,包一星期呢,能不笑吗?谁不笑谁是大爷!
乐队入住这天,陈予安可算是知道他们为啥要包场得那么彻底了,他们的器材几乎填满了她一楼的大厅。
安排好他们入住之后,陈予安就回自己的小地盘待着了。前面四天他们几乎没有碰过面,陈予安特意避着呢,一方面是不想影响他们创作,最主要的是自己不太擅长交际,他们五个大男人,想想都怪尴尬的。
四天时间陈予安几乎都摸透了他们的作息,晚上10点肯定是消停了的,12点基本都回房间了,别说,这作息比她一个正常人还规律。不是说艺术家们都是要日夜颠倒的吗?她此刻正和前几天一样掐着点准备去厨房搞点宵夜,她的房间在一楼最偏的角落,但是面积是最大的,而且连通了一小段走廊,所以出了房门就可以绕到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