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逸成功统一大陆,建立盛朝后,并未沉醉于胜利的荣耀中。他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何让这片广袤土地上的百姓安居乐业,让国家繁荣昌盛,才是他面临的真正挑战。在他的治理下,大陆上的城市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都城盛京,作为盛朝的心脏,率先成为改革的试点。苏逸运用现代知识与系统赋予的智慧,对城市规划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曾经杂乱无章的街道被重新规划,主干道宽阔平坦,可容纳数辆马车并行。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为了方便百姓生活,苏逸在城市中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域,有专门的商业区、住宅区、文化区和手工业区。商业区里,商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叫卖声此起彼伏。来自西域的商人带来了精美的香料和华丽的丝绸,与本地的瓷器、茶叶等商品相互交易,一片繁荣景象。
在住宅区,苏逸推行了新的建筑标准,要求房屋建造注重通风和采光,且具备一定的防火、防洪功能。工匠们采用了新的建筑技术,用烧制精良的青砖代替了以往的土坯,房屋更加坚固耐用。普通百姓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文化区是苏逸重点打造的区域之一。这里修建了多座宏伟的学院,不仅教授传统的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还开设了算术、天文、地理、医学等实用学科。学院对所有学子开放,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才华和志向,都能在这里接受教育。
苏逸亲自邀请了各地的知名学者前来任教,张夫子也在其中。张夫子在学院中开设了一门独特的课程,将古代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的治国理念相结合,引得学子们竞相聆听。“同学们,治国之道,需顺应时代潮流,以人为本。苏皇推行的诸多改革,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张夫子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手工业区内,工匠们的技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苏逸鼓励技术创新,引进了一些现代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在纺织业中,新型的织布机使得布匹的产量大幅增加,且质量更加上乘。瓷器制作也采用了新的烧制工艺,烧制出的瓷器更加精美绝伦,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权臣和既得利益者对苏逸的举措心怀不满,他们认为这些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企图暗中破坏。其中,以礼部尚书赵崇为首的一派,表面上对苏逸的改革举措点头称是,背地里却在煽动一些保守势力进行抵制。
“苏皇如此激进的改革,恐怕会破坏祖宗留下的规矩。我们身为臣子,不能坐视不理。”赵崇在一个秘密聚会上,对一群心怀不满的官员说道。这些官员大多是一些守旧派,他们习惯了以往的特权和利益,对新的变革充满恐惧。
苏逸通过自己的情报网络,很快得知了这些人的阴谋。但他并没有立刻采取强硬措施,而是决定用事实让这些人明白改革的必要性。他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城市成果展示会,邀请了朝中官员、各地富商以及普通百姓代表参加。
展示会上,苏逸亲自带领众人参观了新规划的城市区域。在商业区,繁华的景象让众人惊叹不已。各种新奇的商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商人们的生意兴隆,税收也大幅增加。“诸位请看,这繁荣的商业景象,不仅让百姓生活富足,也为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财富。”苏逸说道。
在住宅区,百姓们热情地邀请众人参观他们的新居。干净整洁的房屋,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官员们大为震撼。一位老者激动地说:“苏皇的改革,让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文化区里,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校园中。苏逸向众人介绍了学院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培养出有学识、有担当的人才,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他说道。
手工业区内,工匠们展示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精美的产品。官员们看到产量大幅提升且质量上乘的各类手工艺品,不禁对改革的成效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这次展示会,许多原本对改革持怀疑态度的官员,开始转变态度,认可了苏逸的改革举措。但赵崇等人依然不死心,他们决定采取更加阴险的手段。
赵崇买通了一个江湖骗子,让他在城市中散布谣言,说苏逸的改革是逆天而行,将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这个江湖骗子四处宣扬,蛊惑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一时间,城市中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