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笔下的荒诞是一种内向型的荒诞,它以个体为中心,以此为基点展开对荒诞世界的描绘。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荒诞,在其代表作《变形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通过主人公的变形,深入探讨了荒诞的本质,并以个体的经历为轴心,勾勒出一个荒诞不经的宏观世界。
相比之下,《西西弗斯神话》中,李立文则直接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荒诞的世界。
他宣称生活本身就是荒诞的,日常生活的重复无异于西西弗斯不断推石上山的徒劳,而这种生活过程本身,实际上是对荒诞的一种反抗。
自杀,作为反抗荒诞的一种形式,与生活下去的反抗截然不同。
自杀是对自己主权的宣示,是一种生命自主的声明;而坚持生活,则是对荒诞的讽刺性反抗。
通过荒诞本身来对抗荒诞,生活者以此为资本,嘲笑荒诞和生活本身。尽管在外人看来这可能显得可笑,但对生活者而言,这恰恰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12万字的书并不长,但是余茂林却看了整整13个小时。
注意到他放下了书,余茂林的女朋友小张走过来问到:“看完了?”
“嗯。”
余茂林点了点头。
小张问到:“这本书怎么样?”
余茂林沉默了一下,看着书封面上那个正在往山顶推石头的西西弗斯,感叹道:“非常牛逼。前面那一段关于荒诞和自杀的思考,我要找点资料再看第二遍,光看一遍有些地方看不明白。另外,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是李立文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解读,简直是说到我的心里去了。”
说完,他将书递给小张:“你不是在准备博士毕业论文么,看看这本书,绝对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行。”小张点了点头,接过书说道:“正好我的论文方向是关于卡夫卡的,李立文这下子可是少了我不少的事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另一边,褚飞飞也将书放下。
此时,他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
作为哲学系的学生,他比常人更能感受到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在以往学习中,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在看完这本书后,竟然豁然开朗。
固然,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李立文的荒诞主义思想,但是在存在主义思想中,无论是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亦或者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还是萨特的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相通的。
褚飞飞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他意识到,李立文的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荒诞主义的阐述,更是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次深刻解读和创新。
随后,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么牛逼的书竟然是一个二十四岁的少年写出来的。
关键是他还不是学哲学的。
这他妈上哪说理去!
想到这,褚飞飞将笔一扔。
累了,毁灭吧……
……
申城
萌芽杂志社的社长王颂章摸了摸锃亮的头顶,看着旁边堆成小山般的各种资料,摇了摇头。
服了,是真的服了。
《西西弗神话》写的是真牛逼啊。
这本书最牛逼的地方,不在于剧情,
而是在于卡夫卡作品的解读,
在于对人生意义,对自杀死亡的探讨,在于这本书所折射出成体系的荒诞主义思想。
王颂章想不明白,李立文小小年纪,怎么就对哲学研究的这么透彻?
随后,他站起身,走到窗户边,看着申城夜晚的天空,
虽然不明白这本书李立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但是他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从这本书开始,李立文就不再仅仅是一名文学家,
他将同上世纪的索伦·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马丁·海德格尔,胡塞尔,萨特等人一样,
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独属于华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