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恐龙与生态的共存实验

一年过去,诺亚团队在保护区内精心培育的恐龙逐渐长大,特别是首批复活的食草性恐龙,如三角龙、蜥脚类恐龙等,它们的体型已达到成熟阶段。

诺亚团队认为,是时候将这些食草性恐龙放归到更广阔的生态环境中,让它们自由活动,以观察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及对生态的影响。

同时,团队还为即将投放的食肉性恐龙建立了一套跟踪监测系统,确保它们的数量和活动范围在可控范围内。这些放归实验成为了地球新生态重塑的重要一步,而伴随着恐龙的回归,诺亚团队也复活了许多小型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昆虫,以此构建完整的生态链。

在一次严密的会议中,诺亚与安妮、张博和其他生物学家们详细讨论了食草性恐龙的放归计划。安妮负责区域选择和植被评估,她在屏幕上展示了一片宽广的草原和森林区域,这是他们为食草性恐龙准备的理想栖息地。

安妮指着地图说道:“这片草原植物丰富,适合三角龙类生活;而旁边的密林则适合蜥脚类恐龙活动。我们将分批次放归,确保它们不会对现有植物构成破坏。”

在清晨的阳光下,首批食草性恐龙逐渐被释放到草原和森林之间的区域。三角龙成群结队地踏上了草原,它们的体型庞大,步伐缓慢,显得悠然自得。它们用坚硬的喙啃食着嫩绿的草地,偶尔会低下头去舔舐草丛中的露水。随着它们的到来,草原上增添了一道震撼的生命画面。

为了更好地跟踪它们的活动路径,诺亚团队在每只恐龙身上安装了微型追踪器,通过这些追踪器,他们可以实时监测恐龙的活动范围和觅食行为。

张衡观察着屏幕上显示的活动轨迹,分析道:“它们的活动路径主要集中在植被丰富的地带,暂时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威胁。我们可以逐步扩大它们的活动范围。”

几天后,恐龙们的活动区域逐渐从草原延伸至密林之中。蜥脚类恐龙的悠长脖子伸向树梢,啃食树叶,而低矮的三角龙则在地面寻找嫩草。诺亚看着实时画面,感叹道:“它们似乎完全适应了这里,和自然环境融合得天衣无缝。”

在食草性恐龙的放归计划逐步展开后,诺亚团队决定开始放归一部分食肉性恐龙,以构建完整的生态链。团队精心挑选了一些体型较小的食肉恐龙,包括迅猛龙和小型的角鼻龙类,这些恐龙既具捕食性,又不会对现有环境构成过度威胁。

安妮在会议上强调道:“食肉性恐龙的数量和活动区域必须受到严格控制。我们将它们放归在森林的边缘地带,避免它们过多干扰其他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