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爷爷八十五还可以上山砍柴的身板,那么经过一段适应过程后,父亲的体力没准可以得到恢复的。
对老人而言,平房的好处就是可以出入方便,不受任何约束,要是每天能够忙活点事,对身体无疑是有好处的,也许过上一段时间父亲就会适应上这里,如此的话,也就达到了庞凤刚的目的了。
庞凤刚的原则是不强求不强迫,而且不急于求成,如果能水到渠成最好了。
大哥也没工作了,嫂子也退了,在哪生活都无碍,愿意的话陪住在一起是完全可以的,关键取决于父亲的意见。
说多了不是,那都是后话,毕竟父亲还没有去呢。
要见的几个人都是预约好的,庞凤刚一一赴约,所谈之事无疑都和工程有关,根据具体情况,他都给予适当的说法,让相约之人心悦诚服。
现在有钱的人很多,可以做的事却不多,因此不少人瞄上了建筑业。
和这些有钱人一席谈,他又平生了巨大的使命感,向往美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不能无视他们挚纯的愿望,既然找到了他,就说明他可以提供机会给他们,那他就要重视起来,不能左耳听右耳冒,当作耳边风,对他是一种激励,甚至是一种期待,他感到身上的担子还不到说卸就能卸的时候。
有些话他已经说出去了,就像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他告诫自己必须遵服前言,男人嘛,一言九鼎。
活了几十年了,唯一叫他引以为自豪的是他说话从来都是算数的,不论大事小事,都不曾违诺过,每每想到自己的这个优点,都会情不自禁地自满一阵子。
和庞凤刚相处久了,会觉得他特实在,不是傻气的那种,而是精明里透着实在,不然他也不会做了那么多年组织部长啊!
中国人讲究人情,他好歹也算位居高位,有的事就他一句话的事,让和自己关系好的人也跟着沾点光不算过分,只要不违规,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做,有一天不干了也好给人留个念想,人之常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