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也是为了之后埋钩能够知道压到哪里,好知道深浅。
不过把固定刺埋入花鲅子就完事儿了吗?
不,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捆鱼。
一般人用天亚都是这么几步。
切鱼,埋天亚,捆鱼。
而敖海源他们则是对天亚又进行了一下改进,多了一步,在捆鱼之前压入定饵针。
其实就是两根稍微粗一些的1mm钢丝,折成两个“凵”形状,然后把两个再捆在一起,使用的时候把一端固定在天亚上边儿的圆环上,埋好鱼再把定饵针放下插入鱼背。
最后再用钢丝把鱼缠好。
这样做能够有效减少带鱼的撕咬,鱼饵可长时间在水下保持完整性,省饵省时,鱼口儿好的时候可以钓更多,效率也比普通的那种高出不少。
捆鱼的时候,敖海源特意在鱼肉和天亚头部的位置多缠了几圈,因为这个地方最容易被海水冲散。
不过为了提高命中率,敖海源在天亚中间的地方又加了一个1/0#的三本钩。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刀带鱼的生活习性是直上直下,吃钩也是从下往上吃钩,咬钩的时候攻击天亚腹部,命中率能大幅提升,有口儿就能打中。
哪怕是把竿子扔那儿不管,鱼咬腹部也会被挂住,这样就避免了有口打不住的现象。
老敖捆好了自己的天亚之后,就把钓组扔到了自己的正前方,那里,正是一团金色的雾气。
金色雾气敖海源见过的不少了,大鱼小鱼稀有鱼,各种的鱼。
但是下面这个,有可能又是自己钓鱼生涯中的一个高光时刻。
150克的天亚带着4号PE线快速下沉,因为今天的流水是从左向右,所有敖海源抛投时候向左偏了不少。
夜晚的海面浪涌比白天大了一些,在船上开始晃得有些难受。
“陀螺仪开了吗?”
在甲板上随着船体晃动的敖海源问走过来的小应。
“额……好像没开吧,好几天没开了。”
“快去开,这晃的,晚饭都快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