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嗯?”
菲利普来到影院放映厅,就见楚轩和刘艺妃在最前排迎接观众的到来。
双方在那天的电梯中偶遇过,菲利普还说过一句羞辱华国的话。
可看现在他这模样,很显然没认出楚轩和刘艺妃就是之前电梯偶遇到的华国人。
到底是高傲的心促使他没把亚裔面孔放在眼里,还是亚裔面孔让欧美人看起来脸盲,这就不得而知了。
菲利普只觉得楚轩和刘艺妃有点熟悉,想了会儿想不起来也就作罢,坐在观众席上以审视的态度等待《希望》的展映。
展映开始,一如第一阶段的展映情况,影片开始让人看不懂,可随着一个个揭露悬念的镜头逐步展开,深深吸引着全场观众看下去的欲望。
“这表演太差劲了,没有任何情绪,演的跟非人类似的,这就是华国演员的表演水平?”
正常观影的,和抱以审视态度来找茬的,关注点自然不一样。
影片的好,菲利普是一点没看。
影片的“瑕疵”,在他眼里是无限放大。
这情况放在国内网络用语可一词概括:键盘侠。
然而,接下来男女主是克隆人的身份,就把他打脸了。
克隆人,用非正常人类的表演形式来突出,这有问题么?
菲利普内心哑火,没想到演员的表演竟然是个揭露身份的铺垫,他承认这确实是个很妙的设计,但接下来的镜头又让吐槽连连。
“全都是些无效镜头,这短片是怎么拿到那么多票数的?”
和当时的观影员查泽雷一样,看到一系列“无效镜头”也感到莫名其妙。
但当场景倾倒的悬念揭开时,听到全场的惊呼,菲利普哑口无言。
看过用剧情铺垫的,看过用表演铺垫的,很少看到还可以用道具和场景的细节作铺垫的,这有种看《福尔摩斯》一步一步通过道具线索,揭开真相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且很惊艳的既视感。
这样的惊艳镜头还没完,紧接着的空间错层镜头,男女主一个在垂直画面悬走,一个在平行画面站立,听到全场再次爆发惊呼,菲利普深吸了一口气。
虽然不想承认,但他已经知道,《黑洞》输在《希望》哪里了。
如果说他的镜头语言完美诠释了在人性上的艺术表达,那么《希望》的镜头语言则完美展现了电影的艺术美感。
观众是来看电影的,不是来看人性的。
在《希望》这部极具镜头艺术美感的短片下,他《黑洞》里的人性和文艺则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第一轮展映结束,楚轩和刘艺妃的受访还没开始,菲利普就默默起身走了。
原来道具和场景细节,还能作为悬念的铺垫。
原来空间错层的镜头,还能如此简单的拍摄。
原来非线性结构的剧情,其中开始、过程和结果的三幕式还能这么穿插讲述。
原来一个如此简单的故事,打乱又有逻辑关联的排列下还能讲的这么精彩。
这是菲利普通过《希望》所领悟和有所学到的东西,并因此在内心发出质问:为什么《希望》不是我拍的?在欧洲影视工业的加持下,我来拍肯定会让《希望》更惊艳!
菲利普有这样的质问,说明他的内心深处已经默认了《希望》的优秀。
只是那强大的自尊心,让他心底的荣辱感突如其来——
“华国京城全是雾霾,人人出门都要戴口罩,不然就会呼吸中毒,太恐怖了。”
“辣椒本来是我们的,华国窃取了我们的成果并将它占领全球市场,这就是偷窃行为。”
“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看不起华国电影吗?国际奖项需要什么类型的,他们为了迎合我们就拍什么类型的,毫无主见和主观意识的发展,他们的电影注定是被全球市场淘汰的残次品。”
没有去过国外的华国人,永远都不会知道欧美对华国的新闻报道的恶毒倾向。
没有去过华国的外国人,永远也不会知道华国高铁有多快、城市有多繁华、社会安全度有多高、经济发展有多迅速。
这是来自海外传媒行业对华国的信息封锁,也是海外传媒行业联合起来对全球非华国人民的真相蒙蔽和假象洗脑。
菲利普从小就处在这样的新闻环境下,对华国的偏见也由此而来,这迫使他认为自己的短片输给华国短片,这将是莫大的耻辱。
他拿出手机发了条短信:【老师,舆论有用吗?】
过了一会儿,他的老师回信:【试试。】
菲利普的老师什么都没问,或许师生之间的了解让他的老师知道他要干什么。
菲利普心里有底了,《希望》短片中有一个不是漏洞的漏洞,仅是正常观影的话很少人会注意它,而它抱有找茬的态度观影,则发现了这个“漏洞”。
这个漏洞可大可小,但如果在欧洲媒体故意放大下,他认为对《希望》足以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