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一些事情提前知道了答案,将未知变成已知,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趁兴而来戛纳,还没结束就已是败兴的局面,这是菲利普这几天的心情急转直下的真实写照。
他年纪轻轻就拥有不俗的导演实力和艺术思想,常被学校和朋友们说未来全球导演界必有他一席之地。
充满赞誉的环境给了他强大的自信,又仗着自己的一位老师还是戛纳的评委,在来戛纳前他就自负的认为这届短片金棕榈已是唾手可得。
谁知他的短片展映还未开始,就突然冒出来一匹黑马给了他深深的打击。
自从那天从老师口中亲眼得证,他的作品不如《希望》,他就仿佛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一样,非常的难受。
即便是朋友们邀请他出去玩耍,他也很没心情的敷衍拒绝,拒绝不掉的只能强撑笑脸去参与朋友们看起来很开心,实则每一次游玩都是他觉得很糟糕的旅程。
“菲利普,出发了。”
今天是短片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天,也是《黑洞》第一阶段展映的日子。
“来了。”
菲利普整了整着装,依旧是那套看起来很华丽,也能很好的隐藏住虚伪的燕尾服。
他冲着镜面展露一个他招牌性的阳光笑容,振振有词的低语:“落后国度怎能懂艺术,即便偶然存在那也是运气,而我才是专业和艺术的化身。”
他侧面抨击一下《希望》驱散这几天内心的不安,用最自恋的话给自己覆盖上虚伪的自信面容。
他收拾好心情,这才伪装成一名绅士,看起来飘逸而洒脱地走出了房间,下楼出了酒店后上车前往影院。
“菲利普,我来了,让我欣赏欣赏你的大作。”
“菲利普,等着你的庆功宴。”
“……”
菲利普来到属于自己作品《黑洞》的展厅,紧随而来的朋友们就走进来捧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和菲利普能玩在一起的人,那思想观念也是大同小异,不仅都高傲且自信,还对华国的所谓艺术、所谓影片不太感冒。
但凡去看一看《希望》,也说不出“大作”、“庆功宴”这两个词汇。
很显然他们没人去看,心里的不屑和被媒体蒙蔽的双眼,让他们对华国的一切都抱有质疑和不好的想象。
渐渐的,放映厅的人满了。
菲利普感到有些错愕,按往年情况来看,短片的展映很难有人满为患的情况。
今天这是怎么了?上座率拉满了?这么多人都来看我的短片?
菲利普兴奋起来,谁的短片有这样的待遇?
他不知道的是,《黑洞》和《希望》是入围短片中唯二的科幻片,很多观众鉴于《希望》的惊艳程度,自然而然就对同为科幻的《黑洞》抱以强烈的期待。
又因《黑洞》只有3分钟,这个时间让很多观众好奇,3分钟能拍出个什么故事?
也因如此,前来看《黑洞》展映的人很多。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黑洞》的故事也展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一张白纸上画有一个全黑的圆,这就是黑洞,这个道具直接点题。
一个在公司加班的人,可以通过这张带有“黑洞”的纸,把手穿过去拿到任何东西,这就是剧情主线。
主线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男主角发现了这个黑洞的秘密,心中有了贪欲,把黑洞贴在投币贩卖零食机器的玻璃上,伸手穿透黑洞从机器里拿出一包零食,享受着吃完。
第二个层次,体验到了这样的便捷,男主角的欲望被放大,利用黑洞从锁住的玻璃柜中拿出工资表,篡改了自己即将要发放的工资数值。
第三个层次,男主角完全遏制不住心中贪恋,利用黑洞从保险柜偷钱。
看着拿出来的一挪一挪的现金钞票,男主角被贪欲吞噬,脸色兴奋到疯狂的想拿出更多的钱。
但保险柜很大,男主角的身体不由自主的深入保险柜,最终完全进入保险柜,被囚禁在了保险柜中。
到此,《黑洞》的故事结束。
于普通观众而言,并没有想象中的惊艳感,也没满足基于《希望》让他们所产生的期待,全程看下来有些兴致缺缺。
虽然寓意比较饱满,贪婪的人性一层一层爆发,确实值得让人深思,那张纸作为黑洞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科幻创意,但或许是《希望》的珠玉在前,看到这样的揭露人性的文艺科幻片并没有让观众产生过多的好感。
掌声礼貌性的给予,可反响并不是很强烈。
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把一个故事用文字来记载,任何一个人都能看懂。
但把一段文字用多个镜头展现出来,且没任何台词、任何旁白来辅助诠释,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场景画面和人物表演来理解故事的内涵,这就是导演的艺术。
这部短片没有任何台词,只有镜头语言,但却把故事讲的很清楚,故事有关人性贪婪的内核及贪婪是原罪,一旦沾染必定万劫不复的价值观体现了出来,这就已经很优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