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节1)

“噗嗤……”杨业正拿着酒壶往嘴里倒酒,听到这话,一口酒水喷出,愕然道:“夫人呐!不是说对那个位子没兴趣吗,怎么还弄了这么一个仪式”

“哈……老身是怕你想试试什么滋味,故先让你感觉一下七子夺嫡如何?”佘太君冷冷的看了杨业一眼。

两人拌着嘴,便听到一阵脚步声,杨大郎与两个媳妇,带着杨家第三代,大孙杨宗永,二孙杨宗德,以及第三代里排行第八的杨宗林。

一家六口齐齐拜倒在地,行了大礼。佘太君笑盈盈的说道:“起来吧,到一旁就坐”

杨业则是‘啧啧……’两声,说道:“大郎啊,你这西上合门使、通判沧州,独领一洲军事,可有懈怠?”

杨大郎时年三十四,这几年在河北路第二道防线沧州独自领军,已经有了一丝上位者气势,越发沉稳,闻言拱手道:“不敢懈怠,除了整修城池以外,还按照母亲的要求,挑选河北沧州本地,年十二三良家子一百人,组建新军,在军中开设武学,延请先生,除识字之外,还教华夷之辩、汉唐雄风,并冠以宋人之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佘太君闻言大笑“好!好!权且试试看吧,旧时代武人终将逝去,官家又需‘矫枉过正’,希望杨家能保留一丝武人元气”

扬大郎则是苦笑“娘,刚开始那知州都快吓死了,以为杨家要造反……”

这时滴水楼外的通报声又传来“杨家二郎延定,携媳妇耿金花、邹兰秀,并二子,入楼拜见”

杨大郎带着两个媳妇坐下,三个小的,大孙刚刚杨宗永十岁,带着杨宗德站在身后,花解语的小儿子杨宗林则是倚在母亲身边。

杨二郎五人走了进来,三孙杨宗方,四孙杨宗魁,躬身一礼之后就落座于大郎对面。

随着滴水楼外频频通报声,时隔十年之久,杨家将并留在府中的杨门女将齐聚一堂。

杨三郎延安与媳妇董月娥育有两子,按宗族排行,五孙杨宗繇,九孙杨宗宪。杨四郎延辉与媳妇孟金榜有一子,乃是七孙杨宗原。五郎杨延德与媳妇马赛英有一子,名为杨宗槐,族内排名第六。六郎杨延昭与媳妇王兰英生有一子,佘太君亲自赐名杨宗保,三代排行十一,在宗保之前的,就是七郎杨延嗣与媳妇杜金娥所出,族内排名第十的杨宗英。至此,杨家愈发壮大。

杨家第二代中,六郎杨延昭,以七品工部员外郎身份,外放河北路德州知州,这是文臣典型的升官路径,起点就是一州长官。自君子馆一战之后,太宗皇帝发现如果辽人突破边关防线,紧随其后的便是邢州、深州和德州等地。

故在杨业请辞之后便把杨家二子,一前一后,分别派往沧州和德州,练兵安民,防备辽人。

杨家众人里面,最得官家欢心的反而是七郎,升为宣节校尉,继续当他的诸班都指挥使,训练禁军。

而杨二郎、三郎、四郎和五郎四人,领武骑尉,此乃恩荫七品勋;修武郎八品寄禄官,就是只有俸禄,没有实职的武官。原本太宗皇帝想安排到河东路带兵。后来,佘太君专门跟太宗皇帝请求,把他们全部安排到陕西路。

按照佘太君所述,淳化二年(991)李继迁归降大宋之后,为银州观察使,但其人在宋、辽之间反复横跳,为今后计,归降之后边境开通互市,正好令杨家四子到边境练兵的同时,购买战马。

同时,佘太君还请来特旨,以杨业请辞之后,亲兵都卸甲归田于杨家庄园,而杨家六子都在边关,故特授每人一百亲兵名额。这一点也是杨家被文臣诟病的地方之一,当然比起废立特权一事,又不算什么了。

因为在太宗皇帝登位之后,就已经不许武将蓄养亲兵,当时还能有亲兵的都是建国之初的一批老将。这批特授亲兵,让杨家六人在边关特别突出,也让边关军将认识到佘太君是多么宠爱自家孩子。

淳化五年(994),李继迁率兵至绥州,掳掠居民,又攻掠灵州。太宗皇帝命李继隆为河西行营都部署,讨伐李继迁,这一战,杨家四人都随李继隆帐下听令。同年,蜀地发生暴乱,李顺攻陷汉州、彭州、成都等地。

几次与辽朝大战,损兵折将的后果就显现出来,虽然各地已经尽量募兵,但无论战力和心气与建国初的那些精锐还是差远了。幸好数月之前,李继隆破李继迁于乌白池,俘杀二千余。杨家四人才告假回杨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