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5日,双流县黄水镇仿佛被放进了一个巨大的蒸笼里,闷热的暑气无孔不入,肆意弥漫在每一寸空气当中。
太阳明晃晃地高悬于天际,仿若一个滚烫的大火球,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的庄稼像是被抽去了生机,个个都蔫头巴脑,毫无生气地耷拉着。
枝头的蝉儿也被这酷热折磨得有气无力,发出的嘶鸣声一阵接着一阵,不仅没能带来一丝凉爽,反而更添了几分令人心烦意乱的燥热。
村民徐某,是个地地道道、朴实憨厚的中年汉子,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粗糙的双手布满老茧,这都是他辛勤劳作的印记。
此时的他,正像往常一样,弓着腰在田间辛苦地劳作着。
他时不时直起腰,用搭在肩头的毛巾擦一擦额头豆大的汗珠,眼神中满是对生活的坚韧与无奈。
当他路过一条水沟时,一辆半掩在杂草中的自行车突兀地闯进了他的视线。
徐某的脚步顿了一下,目光被那辆自行车牢牢吸引。
他走上前去,仔细打量着,那辆车虽然车身溅满了泥点,显得有些狼狈,但车架、车轮都完好无损,看起来还挺新。
徐某心里猛地一动,家中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太好,日常出行和劳作都不太方便,生活的拮据让他忍不住泛起一丝贪念。
他想着,要是能把这辆车修好骑回家,以后下地干活能省不少力气,还能省下一笔不小的交通费用,这对他来说,可太有吸引力了。
于是,他挽起袖子,费了好大劲,双手紧紧握住车把,将自行车从沟里捞了出来。
他把自行车靠在田埂边,随手扯了一把杂草,仔细地擦拭着车身,尽量把那些泥点清理干净。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跨上车,双手紧紧握住车把,双脚试探性地踩在踏板上,沿着田埂晃晃悠悠地往家骑去。
自行车在坑洼不平的田埂上颠簸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徐某的脸上却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这辆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
然而,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徐某原本带着些许满足的神情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脸色变得如纸一般煞白。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受控制地滚落,一颗颗砸在脚下的土地上,后背早已被汗水彻底湿透,衣衫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