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换了一张图纸, 指点着车型剖析图,"它采用 6X6 驱动,装甲较薄,防护能力有限。乘员处于开敞式的车厢内,战场生存能力堪忧啊。"
工程师们闻言,也是一阵唏嘘。
谁都知道, 50 年代毛熊援助的装备,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
可眼下,国内的技术积累又跟不上,只能靠仿制度日。
"其实,要提高装甲车的战斗力,无非就是增强三防:防护、防雷、防化。"
李卫东娓娓道来," 首先是防护,装甲得加厚。采用复合装甲或反作用装甲,抵御穿甲弹和破片。
再比如,车体要尽量减少垂直面,多采用斜面装甲,减小正面投影面积。
车底也要做成 V 字形,抗地雷能力强。"
"还有,乘员舱要采用密闭式,配备专用的集体防护系统,提供净化和增压。这样,就能很好地防核、防化。
同时,外部要做好防电磁,防红外,降低被敌探测到的几率。"
李卫东掷地有声,字字珠玑。
专家和工程师们听得连连点头,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他们何曾想到,装甲车的防护设计,竟有如此讲究?
这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让他们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至于重型卡车,我们现在主要是解放牌。一汽牌。"一位军工所的首席工程师开口说道,"它们大多是仿苏式的,车架。悬挂比较落后,越野性不强。"
李卫东点点头,接着分析道:"没错,重卡作为军用物资的大动脉,全天候。全地形通行能力必须过硬!"
"车架方面,要换成重载型车架,材质要采用高强度钢。
悬架要采用钢板弹簧并联气囊,兼顾舒适性和越野通过性。
底盘离地间隙也要提高,最好在 300mm 以上。再加上锁定式防滑差速器,保证车辆的通过力。"
李卫东滔滔不绝,将重型卡车的关键技术,如数家珍。
这些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在当时可谓闻所未闻。
要知道,八九十年代的重型卡车,才逐步具备这些特点。
可现在,在李卫东的描述下,这些"未来感"十足的技术,竟被一一点破,呼之欲出!
在场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一个个瞠目结舌,感慨万千。
"李工对重卡的理解,简直登峰造极!"
"是啊,这简直比毛熊还先进!"
"这车要是造出来,简直是战场上的'大力士',什么险恶路况都不在话下!"
工程师们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得手舞足蹈。
许多人的脑海中,已然浮现出那种气势雄伟。马力澎湃的重型卡车,在崇山峻岭间纵横驰骋的英姿!
连军工专家也听得入了迷,频频点头称妙。
良久,他们才惊醒过来,对李卫东佩服得五体投地。
"妙啊!绝妙!李工您不愧是大师中的大师,竟将装甲车。重卡的设计,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您提出的这些理念,简直就是替我军的机械化作战,指明了方向!有了这样先进的装备,还愁打不赢仗?"
"李工,您这番讲解,胜过我们多少年的经验之谈啊!听了您的课,真是受益匪浅啊!"
专家和工程师们纷纷向李卫东表达敬意,个个眼冒精光,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