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种优化通常依赖于经验和时间积累。
很多大型企业因为入行早,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经验,即使使用相同技术水平的硬件,他们的设备性能依然更优,从而形成了难以逾越的竞争优势。
然而,如今算法工程师们的努力正逐渐改变这一局面。
通过理论指导,控制系统的研发变得更加高效,为后发国家追赶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许宁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直在致力于此,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科研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能。
听完这段话,周围的三人面露沉思之色,显然被许宁的话语触动。
他们来自一个计算机科学专业曾经短暂火热但根基不稳的时代,当时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实用性和未来前景缺乏清晰的认识。
现在,许宁的话让他们第一次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背后的价值与潜力。
作为大二的学生,这是他们首次认真思考学业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在大家交谈之际,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优化算法运行即将结束。
这次与以往不同,程序并未生成任何实质性的输出。
许宁停下了程序,迅速浏览日志文件后指出问题:“我们遇到了瓶颈,因为处理约束的方式有误,导致无法获得有效的结果。”
团队成员面露惊讶。
许宁接着解释道:“这次比赛的第一名使用的方法虽然巧妙利用了规则,但只能解决特定类型的问题,并不能广泛应用于实际。
第二名的算法同样有限制,对于参数过多的情况无能为力。
换句话说,前两名的算法更像是为了比赛而研发,而非真正解决问题的工具。”
“从竞赛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但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追求对现实世界更有帮助的解决方案。”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根据你们的反馈,我猜测本届比赛可能会引入新的规则来限制这种倾向,例如加入一个非标准的测试模型。”
那晚,许宁再次成为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