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新研发电子战平台,可以在垂直尾翼或机身背部加装接收天线来改善这个问题。
“原来是这样!”
提问的人恍然大悟,他是电科14所的一名工程师,对航空领域了解不多。
“我们应该在文件中标注清楚,确保将来交给部队试用时他们能注意到这些细节。”有人建议道。
“应该没问题,超低空飞行时主要威胁来自地面,而不是头顶的雷达。”另一位成员补充说。
讨论结束后,郭林科继续分析数据文件。
“这里有一个强烈的X波段信号,应该是搜水2000发出的。”他翻阅着页面说道。
“从这时起,吊舱开始进行覆盖式干扰,推测飞机位于运8J与驱护舰编队之间。”
接下来的数据没有明显变化,直到最引人关注的部分出现。
“看,吊舱由覆盖模式转为欺骗模式,这可能是遇到了岛国的F-4EJ战斗机。”
许宁迅速找到了几个关键点:“吊舱生成了14个虚假目标,其中7个高度逼真。”
“所以那两架F-4的飞行员以为面对的是8架我方战机,这才选择撤退?”
说话的人显然对此感到满意。
“不仅如此,后面还有一个较弱的X波段信号,可能是他们的卫星通讯设备发出的。
这意味着那两架日机还尝试呼叫增援,但因为我们的干扰失去了与基地的联系。”许宁进一步解释道。
随着谜底揭开,团队按照计划准备庆祝一番。
然而,当天晚上却有了意外转折——杨良玉刚刚结束岛城号上的任务,便搭乘一架波音737飞抵东莱海军航空兵基地。
几位岛城舰的军官陪同着一同前来。不久后,几架不同型号的直升机也相继抵达。
演习中巧妙应对,成功威慑了意图不明的日方F4EJ战机,大家因此稍作庆祝,这自然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