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定型至关重要

虽然AL-31FN的性能达标,但毕竟是俄易斯的设计,无法根据具体需求定制细节,这在发动机与飞机匹配方面留下了一些遗憾。

杜亦熵对这个回答感到意外,尤其是关于让涡扇10追赶歼10设计定型的想法,他追问具体的计划。

许宁沉思片刻后说道:“目前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还达不到大推力涡扇的要求,所以回盛京后,我的重点会放在改进涡喷14上。

此外,我们将在生产过程中积累经验,并提升我对航空动力的理解,为太行项目做准备。”

“完成歼7F的发动机匹配后,我会参与十号工程的首飞准备工作。

同时,我也构思了一套主动的发动机喘振预测和抑制系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测试其可行性。”

杜亦熵听后松了一口气,他看到的是一个对自己和国家航空工业水平保持清醒认识的学生。

最终双方同意按照许宁的计划推进,而611所也迅速将此计划上报审批,尽管是年末忙碌之时,该项目却一路绿灯,快速通过。

当许宁再次返回盛京时,一名曾参与歼7F设计的611所工程师已随行加入。

许宁在完成八三工程试飞基地的最后几项任务后,直接前往了606研究所,这里负责涡喷14发动机的性能调整。

对于歼7f这款更轻、更小且采用单发设计的战斗机来说,它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可靠、寿命长的动力系统,而不是单纯的高推力。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606所研发出了涡喷14b型号。

新版本通过降低涡轮前温度,虽然牺牲了一点推力,但显着降低了故障率,并将首次翻修周期从150小时延长到了250小时。

同时,配套发电机的功率也从小幅提升到了20千瓦,以支持KJL7雷达和其他子系统的电力需求。

原来的歼8c发动机则被命名为涡喷14a。

改进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即便总设计师阎伟忠已经转向了其他项目,昆仑发动机团队依然凭借许宁先前留下的宝贵经验完成了这次升级。

当许宁检查涡喷14b的设计时,他感到十分满意,认为这次微调是一次不小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