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出了一种更激进的方法,不仅能彻底解决机翼结冰的问题,还能显着提升运8飞机的起降和低速飞行性能。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飞机的工作环境、整体研发以及飞行时的气流模式,来预测机翼表面可能发生的结冰状况。”他说。
根据这些分析结果,许宁建议在容易结冰的地方安装更强的加热设备或燃气喷口,在不容易结冰的地方减少加热资源的投入。
“这样不仅节省了能源,提高了除冰效率,还让飞行员不再担忧过早启动加热系统会损害飞机结构。这简直是一石二鸟!”
虽然他的画技一般,但在解释的同时不断补充示意图,使得在场的工程师们逐渐理解了他的构想。
大家的眼神中开始透露出一丝好奇与期待——如果这个想法能够实现,那么将一次性弥补现有型号最大的两个缺陷。
要知道,尽管安12和C-130看似同级,但安12在重载条件下的起降表现远不如后者。
而运8由于受限于国产涡桨6发动机,性能上甚至略逊于安12。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它很难与漂亮国的C-130或法德合作的C-160抗衡。
然而,这一切听起来太过理想化了。特别是关于预测机翼结冰情况的部分,似乎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毕竟,就连城市天气预报都难以做到精准无误,更何况是在小尺度范围内模拟复杂的结冰过程?
短暂的沉默后,梁绍霖首先打破寂静问道:“您之前提到需要找一位气象专家,就是为了这个?”
“确实如此。”
许宁点头确认:“我们需要对飞机飞行途中遇到的各种典型气候条件进行建模和仿真,这就离不开气象学的专业知识。”
“但是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真的能做出如此精确的预测吗?”
另一位工程师接着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毕竟,这个方案风险很大,成功了是进步,失败了则可能适得其反。
如果热源的分布与实际积冰状况毫无关联,那么这种研发可能还不如最初的传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