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奇痒
[病案]谢某,一位年届48岁的女性患者,在1974年2月26日首次来诊。她向医生诉说了近几年来的一个痛苦症状:舌尖奇痒难忍。这种瘙痒感让她坐立不安,甚至有时会感到痒入心扉,使得她倍感痛苦。
在尝试了许多方法之后,她曾使用槿皮酊擦涂,或者用针挑破瘙痒部位再敷以食盐,虽然这些方法能够暂时缓解她的症状,但很快又恢复到原来的状况。最终,她无奈地选择了剪去舌尖少许以试图止痒。然而,这一做法却让她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痛痒交加,苦痛万状。
在治疗期间,谢某的胃纳状况也稍显不佳,舌尖出现轻微红肿现象,舌苔呈现黄色。她的脉象表现为缓弱。
[治则]滋阴降火,祛风解毒。
[方药]麦冬15克,生地15克,泽泻9克,丹皮9克,白术9克,盐炒黄柏9克,防风9克,榔片9克,甘草6克。服3剂药后舌尖痒已减,服6剂药则舌尖痒大减,纳已增。依上方有所加减:麦冬15克,盐炒黄柏9克,丹皮9克,泽泻12克,防风9克,荆芥9克,知母9克,地骨皮12克,百部12克,乌梅9克,甘草6克。服6剂后舌痒止,心神爽,食欲正常,略咽干,舌微胀。按上方略有加减,又服药18剂舌痒病除。随访二年未复发。
[评析]患者年近半百,肾气逐渐衰弱,脉象细弱无力,心肾阴虚不足。在中医理论中,舌象是判断脏腑功能的重要依据。舌尖部分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因此,患者无肺之征象,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我们认为这是心肾阴不足、虚火上泛的表现,风邪乘虚而入,导致风火相搏,使痒症加重。
《黄帝内经》有云:“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因此,患者的病症与心肾功能息息相关,邪气主要表现为风火(虚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麦冬清心火,生地滋阴养肾,知母、黄柏降火祛火。此外,我们还需使用荆芥、防风、百部、甘草等药物来祛风解毒,以达到迅速缓解病症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需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作息等,并辅以适当的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综合调理,方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根据病情的变化,医生还需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针对患者的病症,中医治疗方案应以清心火、滋阴养肾、祛风解毒为主。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患者的生活习惯和体质调理,以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以利于病情的恢复。在治疗期间,医生和患者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通过中医的整体调理和现代医学的辅助治疗,相信患者会逐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