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面瘙痒
[病案]蒋某,女性,44岁。自1980年1月16日起开始就诊。患者患神经官能症已长达十年之久,长期饱受头痛、头昏、胸闷痞闷不舒的困扰。从1979年8月开始,蒋某还出现了舌面瘙痒难以忍受的症状,这种瘙痒感在每天的任何时候都存在,除了在睡眠期间。尽管尝试使用牙刷刷牙来缓解瘙痒,但仍然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此外,蒋某的皮肤没有出现过敏性皮疹,但伴有咳嗽和喉痒,咳痰量不多。食欲减退,有时伴有恶心。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蒋某曾尝试服用中西药治疗,但未取得明显效果。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蒋某的周身皮肤并无过敏性皮疹。她的舌体呈现出散在性瘀斑,舌苔呈薄白色,脉象表现为弦细。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丹参12克,当归10克,枳壳9克,桃仁10克,川芎7克,红花5克,橘红7克,桂枝7克,赤芍9克,白芍9克,杏仁10克,桔梗7克,茯苓10克,柴胡5克。5剂后,舌瘙痒已见明显好转,舌瘀斑亦渐消退,食欲略振,仍有咳嗽喉痒。予原方加旋复花10克(先煎)。服10剂后,诸症均愈。同年9月随访,未见复发。
[评析]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血瘀气滞不通则舌窍不利而瘙痒不止。血瘀气滞是指气血在体内循环不畅,导致气血无法正常流通,从而产生舌窍不适、瘙痒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心是气血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血液的输送和调节。当气血循环不畅时,心就无法正常发挥其作用,进而影响舌窍的健康。
为了解决血瘀气滞的问题,中医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其中,血府逐瘀汤是一种常用的方剂,其功效在于活血祛瘀,使气血得以流通。血府逐瘀汤中的多种草药成分共同发挥作用,如柴胡、橘红、桔梗等,这些草药具有理气和解的作用,有助于调和气血,促进气血的流通。
柴胡在血府逐瘀汤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解郁、疏肝、散结的功效,可以有效地舒缓气滞,缓解因气滞导致的舌窍不适。橘红则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作用,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痰湿,使气血畅通无阻。桔梗则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止咳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缓解舌窍不适。
除了血府逐瘀汤,中医还采用针灸、拔罐、刮痧等治疗方法来改善血瘀气滞的症状。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气血循环,拔罐和刮痧则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这些方法在缓解舌窍不适、瘙痒等症状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中医还强调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预防和治疗血瘀气滞。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都有助于气血的正常循环。同时,合理的饮食搭配,如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过甜的食物,也有助于改善气血循环。
总之,血瘀气滞是影响舌窍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中医的各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气血不畅的问题,缓解舌窍不适症状。中医强调综合调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药物治疗,达到气血调和的目的,从而实现瘀血自消,恢复舌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