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黄城虽然已经夺回,可突厥残支一直徘徊在城外不走,始终是一个隐患。
他们野心勃勃,又不甘心战败,若是杀红了眼,抱着必死的决心,随时有进攻的可能。
随着北疆战事接连不断,京中国库储备也岌岌可危,粮食粮草早已储备告急。
想来敌军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若是那些残留的支部想要殊死搏斗,靠着仅剩的那些人展开殊死搏斗,我朝未必会占上风。
北疆鱼龙混杂,周边更是驻扎着不少部落,若是我军与突厥你死我亡,倒是给了周边部族乘虚而入的机。
那些部族看着我朝与突厥之间战火连天,他们不是不想分一杯羹,而是在观望,不随意插手任何一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在一边冷眼旁观,观察局势,就等一个机会,无论是谁败谁胜,他们都可以伺机而动。
我军若是有何意外,他们也审时度势,趁着我军损失惨重,他们便顺势而入,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坐收渔翁之利,到时便无力回天了。
因此现在守住黄城才是重中之重。
朱玺下了圣旨到边疆,务必让秦颂守住黄城,整顿军队,切勿急功近利,诛杀突厥残余部落。
自从大胜消息传回京中便引起轩然大波,百姓纷纷乐声哉道,感叹太师劳苦功高。
加上秦家在京中开设粥铺,救济百姓,还设立免费医馆,救贫苦百姓于病痛之中。
一时之间,秦颂声望很高,百姓奉他为救世菩萨,我朝的忠臣良将。
朱玺看着奏折中大臣纷纷表彰要奖赏秦颂,都说他劳苦功高,大败突厥是他带领有功,应该得到封赏。
朱玺坐在御座上一言不发,秦颂如今还是太师,他还占着护国大将军的位置,还要如何封赏,难不成要让他将皇位让给他不可?
对此他只是对外说等大军班师回朝之后再另行封赏,就下了朝。
转眼过了一个月,秦颂还在黄城驻守,帮助百姓休养生息,逐渐回归到平静的日子。
可京中传召他们回城的消息依旧没有,甚至陛下没有任何想要召他们回京的趋势。
秦颂派人上书给陛下,回来的只是让他们继续驻守的消息。
黄城内忧外患,必须要他们在那里休养生息,以防突厥残兵偷袭,保护百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