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权力真空

风流大宋 林二虎 3476 字 2个月前

明的是四海商行的事情,这些都算是越直成熟定型的事情,而且秦湛手底下毕竟还有几位经验丰富的掌柜,留在这里继续打理,总体的协调安排工作,也就由谈建一手接下来了。

暗的便就是京城的情报网的管理,这一块,谈建虽然知道,但他却是一头雾水,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管理、如何发展?于是他便建议这块还是由最初来做过这事的胡衍接起来。

胡衍却以自己现在身负官职,不便管理,便推荐了钱贵,他不仅是当初秦刚初入京城熟识的钱老六的小儿子,更是之后经历过了在倭国九州岛的历练,也得到了谈建的认可。

朝廷这边,赵佶上位之后,自然要和蔡京一起,对支持过他的官员给予足够的回报。

两浙是蔡京这次逆风翻盘的风水宝地,他也在杭州的时候,就深深感受到秦刚在东南海事院里的影响深厚。若不是他有心将胡衍拉拢了过来,这海事院就是一块水泼不进的独立衙门,对于他一直想要在海贸赋税上给予赵佶足够政绩的想法,一直是难以搬开的拦路石。

再加上要与他现在正积极筹划成立的苏州应奉局的职能冲突重叠,于是他便建议,索性将东南海事院拆散成三块:

负责海贸的市舶司独立出来,还是胡衍直接管着;东南水师暂时也不动赵驷的官职,只是管辖权就地划给荆湖江浙四路的禁军;还有海事院的其余部门就相应并到两浙路及下面各州的衙门,反正这种拆拆分分的事情一弄,官职位置只会多不会少,正好方便他将那时在杭州时对自己阿谀奉承、大拍马屁的一些官员顺势一一提拔。

至于这一任的巡阅使侯蒙,也就调回朝廷御史院待用。

对于东南海事院的分拆,赵佶与蔡京给了胡衍足够的交换利益:

蔡京为相之后,立即高举变法派大旗,仿效王安石变法之初设立三司条例司的故事与经验,在尚书省新设讲议司,由他自任为提举,并任用了胡衍、吴居厚、王汉之等人为详定官与参祥官,以讲议为名,针对朝堂诸事随时制订决策、并迅速实现影响。

原先给胡衍定的是低一级的参祥官,然而赵佶提出,胡衍能力不错,而且功劳也在那,蔡京不得不把他提为详定官,同时直接任命为掌管商旅一事的主官,包括继续兼任着市舶司。

讲议司听着名字挺普通,实质却是极为关键的核心部门,简单来说,就是觉得朝廷哪一块的工作不如意,便就制订一个新的规定来改变它,而关于这个新规定的制订、解释、甚至是初期的实施,便就是由讲议司来推进,而详定官就是推动的主手。

说白了,这是一个原始的立法机构,直接掌握朝政的核心命脉,看着哪里的事情需要动一动、改一改的话,直接就推出一项新法规,然后还有这项法规的解释权。

所以,胡衍能够得此官职,便就已经几乎是宰相蔡京之下专负商贸一线的最高官员。这个一步登天,哪是什么过去的他的升职速度所能比拟的?

蔡京私下对他的交待就是:扶持了这么一个好玩乐的皇帝上去,没有大量、充足的财力支撑哪里行?胡衍要想坐稳这个位置,一定要搞好商贸,要给皇帝好好地、大量地挣钱才是关键。同时,这也是在考验胡衍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

最后,蔡京还把眼光投向了秦刚最后留下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地方:河北的浮阳水师。由于海事院分拆,这里也重新划归高阳关路禁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浮阳水师不仅仅管自己的浮阳港,还实际管辖着滨州港,那可是整个北方海贸交易的中心港口,通过胡衍之口,蔡京还知道那里同时也是北方对高丽、倭国交易的中心之地。

新任的高阳关路安抚使兼知沧州,却是一位老熟人,当年在处州弃城而逃的张康国,靠着他献给蔡京的一大半家产,终究得到了偏袒,以城未破为由,只罚了三年磨勘,换了一地任职。之后他便死心塌地地追随其身后。

这次张康国得了这个差使,立即心领神会,一到任便去收了滨州港的管理权,又向浮阳港派去了自己的心腹进行监管。除了宣称要严查军中走私之事外,而直接在滨州港提升了一倍的商税,这里的商人虽然心存不满,但是一方面北方也就只有这一处海港可用,原有的生意不能不做,海税虽然把绝大多数的利润都收了去,但也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而张康国确实是一搞钱好手,之前待的几个地方太穷,没能发挥出他的能力。

沧州这里,由于秦刚在任时打好了底子,再加上两个海港以及北面贸易的带动,沧州境内的商人乃至普通百姓的富足,竟然都在河北这里首屈一指。

民富则膏脂易刮,张康国先是搞了一遍清查,然后便开始借由整军整备,推行新政,玩起了工程摊派、役差折算、赋税火耗等等手段,收获颇丰。就是沧州河道疏浚一项,名曰不扰民生产,改为每家每户出两人的差役钱,但是钱收上来之后,却只安排了两只小船在城池周边晃几天做个样子,实际巨额的差役钱尽数入了他的口袋。

除了这些不算,他的幕僚发现浮阳水师以及新沧军这几年居然是足饷发放,这显然不符合大宋朝的惯例啊,于是很不客气地直接扣了三个月的军饷,宣布今后开始,依照各处的惯例,都是延后三个月发放,而且只发半数。

新沧军率先炸了窝,他们比不上水师,之前都有海事院的供给,还有海港的补贴,本来就全靠军饷养家。由于他们中间有过亲友曾悄悄出海去倭国的九州岛应募,于是就派出代表来找顾大生,建议直接去投奔那里。

顾大生自然清楚九州岛那里的情况,自然不可能直接答应。只是海事院已经被分拆,他也不敢擅自作主,而是先行尽力控制局面,并给流求那里发出急信,说明了眼下的情况,并希望能够得到明确的指示。

与此同时,胡衍却派了心腹钱贵,带着他的亲笔信来到了浮阳寨,声称他到了京城,刚知道河北这里的事情,他已经整合了原先在海事院的影响力,正在与蔡京谈判,并希望顾大生能够配合他,一起来为自己人争取更多的空间。

顾大生对胡衍的这些举动狐疑不止,不过在流求的回复没来之前,的确倒也可以用胡衍给的方法拖拖时间,于是还是答应了。

很快,浮阳水师宣布:由于中断军饷,水师官兵生活没有着落,于是他们立即派兵控制了刚撤出去没多久的滨州港,扣没港口所有的海税用来养家。而先行投奔他而来的新沧军也因获得部分补贴,决定沿港设立营寨聚拢而来,隐隐地有了自立对抗的迹象。

此消息传到京城,却是令蔡京等人大惊——偷鸡不成反蚀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