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攀附

风流大宋 林二虎 2514 字 2个月前

因为只有更快的速度去扳倒对手,才能体现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在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新法实施的过程,蔡京进士登第后,先后在钱塘尉、舒州推官位上,就是因为对新法的实施雷厉风行,才获得王安石的青睐,从而累迁至起居郎,在出使北辽之后,与其胞弟蔡卞,同拜朝廷中书舍人。

而到了元佑年间,司马光秉政,尽废新法,并要求限期五日尽数恢复原来的差役法时,包括一些旧党官员都高呼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蔡京却率先完成了。

要不是他身上的新党烙印太深,还真是能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能够从王安石的昨日变法先锋,迅速转身而成司马光的的今日更化猛将。

当然,也是从那时开始,旧党人对于新党成员无差别、无情面的疯狂打击,也让蔡京的内心充满了屈辱与仇恨,或者让他明白了,没有什么正义与原则,世上有的只有机会与权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眼下,机会已经在他的眼前,权势,也完全取决于自己接下来的作为。

而蔡京的心里更清楚,新法也好,旧例也罢,不过是一种可以帮助他实现自己政治地位与影响的工具而已,只有扳倒尽可能多的人,朝堂间才会空出更多的位置,而他才有更多的机会,去网罗更多的党羽,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当前,赵挺之提出的从《神宗实录》入手,的确是一个让他耳目一新的思路。

想到这里,蔡京不由地拍拍案头的那份弹章言道:

“正夫拳拳之忠,尽在这份弹章之中,蔡京对此甚是敬佩。不过眼下朝堂人心浮动、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我们要想把这伙奸贼一网打尽的话,必须要全力出击,以求一击而中。”

赵挺之听到蔡京似有下决心之意,赶紧说道:“愿闻龙图高见。”

蔡京道:“蜀党人众,仅靠你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整个谏院的力量。这样,你这份弹章先不急着单独递上,还是由我去找左司谏张天觉,只有联合到御史台之力,才能将这蜀党一众人等尽数地拿下。”

“还是元长兄思虑周全,挺之钦佩。”虽然这样的安排之下,整件事情的主要策划者变成了蔡京,但是赵挺之的目的却是已经达到。更何况,面对即将起复的蔡京,他也是有心投靠,即使是所有的功劳都被对方拿去,又能如何呢?

蔡京所提的张天觉就是指张商英,他的惊人战斗力已经成为当前新党强势立场的象征。

而接下来,赵挺之便针对如何发动多人对国史院的一帮蜀党之人进行弹劾的策略,与蔡京又密谋了许久。毕竟,他对此研究颇深,对于黄庭坚、晃补之、秦观等人,谁有什么样的黑料、谁有什么样的弱点、谁又可以被从哪个地方进行攻击,说得是仔仔细细,清清楚楚。

总算让蔡京对赵挺之的能力有了刮目相看的印象。

“这帮人之外,还有一个新近出现的人,下官觉得还须加强注意。”犹豫了再三,最后赵挺之决定还是把自己的一个担心说出来,“就是秦观新收的弟子秦刚。此人是他的族弟,不仅是这次高邮军的解试解元,同时近来在京城士子中的名气也甚高。”

“哦?秦刚。”蔡京听了有点沉吟,他自入京以来,也曾听别人向他提出这个名字。而且更令其重视的一点是,据说年前张商英手下的御史就曾弹劾过他,居然却在这个没有差遣的选人面前铩羽而归,“关于此人,你还知道一些什么,可以讲与我听听。”

蔡京对于秦刚的关注,是全凭自己敏锐的直觉。即使是如今,他会毫无保留地投靠并附和章惇,不过但凡有机会能给自己制造“狡兔三窟”的机会时,他也绝不会轻易放过。

尤其是在听赵挺之又补充了一些他在国子监里的监生那里听到的一些细节时,蔡京便有一种感觉:这个秦刚不简单,他未必会是态度清晰的旧党干将,但也未必能够被新党中人拉拢过来,这一点,恰恰是他最为关注的。

此时的蔡京还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能找个机会,去拉拢一下秦刚,看看是否能够将此人为已用,从而为自己未来的朝堂布局放下一颗有价值的暗子。

只是他却不知道,就在一天前的和乐楼里,他实际上就曾与秦刚擦肩而过。

他更不知道的是,自己有心结交赵子裪的那幅榜书大字,现在已经成为秦刚在京城日渐红火的天醇美酒生意的最好助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