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会战失败的后果很严重

这也造成了虽然华夏政府第一战区的军队不少,但各个部队的战斗力却极差,甚至,豫省的老百姓都称呼“水、旱、蝗、汤”成为了豫省的四大灾害,可见华夏政府第一战区部队的纪律有多差了,这也让日军华北方面军发动豫中会战的时候,华夏政府第一战区的很多部队是一触即溃。

而在华夏政府的第九战区,做为华夏政府第九战区司令的薛长官则是骄傲自大的认为日军第十一军经过了前面三次长沙会战的失败后,再也不敢派部队进攻长沙了,所以,整个第九战区的部队都是疏于防守。

另外,华夏政府内部的军阀也是派系林立,当战场上需要配合作战的时候,华夏政府内部的各大军阀派系便你争我斗,甚至互相裁汰,将友军视为炮灰,都想着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

华夏政府在对日军华夏派遣军战略判断上的失误也使得华夏军队在战场上处处被动,对于日军华夏派遣军发动的这次“一号作战”,华夏政府军委会方面也是早有预判,但是,华夏政府军委会却认为日军华夏派遣军仅仅是要打通平汉铁路和打击华夏政府军队而已,没有想到日军华夏派遣军这次有更大的战略意图。

日军华夏派遣军将要大举发起进攻的情报是华夏政府第五战区从沪上的情报人员处得到的,从情报中显示,日军华夏派遣军这次用于进攻中原地区的兵力将达到五十万人的规模,并提醒华夏政府第一战区注意防备。

当日军华夏派遣军开始豫中会战后,华夏政府军委会军对于日军华夏派遣军抽调了日军的关东军来参战的事情,认为这可能是从东北方面抽调的伪军,是日军华夏派遣军使用的欺骗伎俩。

华夏政府军委会则判断日军华夏派遣军这次进攻的目的是声北击南,日军的进攻目的可能仍在粤汉铁路,而对于日军进攻华夏政府第一战区是为了打击华夏政府第一战区的主力部队,防止日军进攻粤汉铁路的时候,华夏政府从第一战区抽兵去增援。

而直到交战了十天之后,华夏政府第一战区副司令汤长官才发现面对的日军进攻部队是来自日军华北方面军的第三十七师团。

由于华夏政府军委会对日军华夏派遣军战略的判断失误,这让华夏政府第一战区的部队在豫中会战打完后就原地休整,并没有进行后续的作战部署。

另外,华夏政府军队作战指挥上的不统一,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虽然华夏政府最高层、华夏政府军委会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长官和华夏政府军委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白长官都参与了作战指挥,但是华夏政府军委会却没有制定出什么系统的整体作战方案。

一方面,华夏政府军委会在战场上随意的调整部队部署,把各个方向上的部队调来调去,另一方面在到底是防守还是进攻,防守还是撤退等方面都没有任何的主见。

而日军华夏派遣军方面的话,日军华北方面司令冈村宁次大将的部队从北面向南打,日军第十一军司令横山勇中将的部队从中部往西南打,日本南方军从南面向北进攻,不仅战略上相互配合,而且作战计划制订的非常详尽。

同时,华夏政府的军队在豫湘桂会战中的大溃败也是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已经是到了强弩之末的日军,居然能够在华夏的战场上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美丽国政府方面对华夏政府军队的失败也是大为失望,甚至做为华夏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将军甚至都想取代华夏政府最高层中国战区总司令的职位,后来还是因为美丽国的罗总统的阻止才没有实行。

但是,华夏政府军队在豫湘桂会战的惨烈失败,也让美丽国政府意识到了,如果是想仅仅依靠华夏政府军队的力量,是无法在华夏大陆上对日军华夏派遣军实现反攻的,至少,暂时的华夏政府军队是无法日军华夏派遣军实现反攻的。

于是,美丽国政府便产生了想让苏联政府在陆地上对日军发动反攻作战的计划。

一九四五年的二月,正是由于华夏政府军队在豫湘桂会战中的惨败,美丽国将华夏政府踢出了四大同盟强国之列,和苏联和英吉利国单独召开了雅尔塔会议,这让华夏政府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而在这个会议上,美丽国、苏联和英吉利国更是直接安排了战后亚洲的格局。

在雅尔塔会议上,美丽国要求苏联对日本军队作战,而苏联则要求同意华夏的蒙古地区独立建国,同时,美丽国和苏联还划分了各自在亚洲各地的势力范围。

而华夏政府方面的代表则在雅尔塔会议上毫无发言权,只能被迫和苏联签订协议,最终,在战后华夏政府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苏联在蒙古搞了个所谓的公投,造成了蒙古的独立。

华夏政府军队在豫湘桂会战中的惨败,也使得华夏政府的主力部队不得不龟缩在大西南,不敢再与日军进行大规模的交战。

同时,华夏政府军队在豫湘桂会战中的惨败又导致了华夏政府统治区内的资源匮乏,华夏政府原本在财政方面,就大量的依赖于豫省、湘省和桂省的土地税,如今这些地方已经被日军占领,那这些财政也就都无法继续征收了。

在工业方向,华夏政府原本在湘桂地区集中了大后方三分之一的企业,如今这些企业也基本被毁,由于物资的匮乏,华夏政府统治区内的物价也是不断的飙升,这都给华夏的百姓带来了极度的困苦。

但对日军而言,“一号作战”虽打通了平汉、粤汉、湘桂铁路线,但日军华夏派遣军却根本无力保障它们的运行安全,被日军非常看重的这条大陆交通线始终未能全线通车,其战略意图实际上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