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情况不太好

所以,鄂西会战之后,第七十三军剩余部队只有四成了,虽然战后尽力补充了新兵,但还是没能让部队兵力数量恢复七成,而且,整个第七十三军的新兵数量竟然占到了部队目前兵力的一半,这还只是数量上的问题,质量上的话那就更是可怕了。

日军补充的新兵,都必须是在本土接受过一年艰苦训练的男性青年或者是之前参军退伍返乡的士兵,这些人才能被日军大本营重新编组后送到日军的各个战场上去作战。

而华夏军队补充的新兵,则是在进入部队之前几乎都没有经受过什么军事训练,完全依靠送到作战部队后,在军官和老兵的带领下才进行一些基础的军事训练。

一旦作战部队在之前的作战中伤亡过大的话,那部队中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就会大量的减少,根本就不能很快的让补充上来的新兵快速的完成基础的军事训练,况且日军第十一军这次的进攻和之前的鄂西会战在时间上只间隔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华夏军队压根就无法完成新兵的训练工作。

华夏军队中很多补充上来的新兵也就到部队一两个多月的时间,然后就要面临参加常德会战,这些补充上来的新兵刚刚才勉强学会举枪射击,连扔手榴弹都不怎么会,就更谈不上到时候和日军进行拼刺了,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补充上来的新兵,连一次小规模的战斗都没有经历过,可以说,这些补充上来的新兵的战斗力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上,华夏政府第六战区的各个部队,现在几乎都成为了一支以新兵为主的作战部队,不但各部队编制不满,就连战斗力也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下降,更可怕的是在战场上,这样的新兵为主的部队是非常不靠谱的,因为你无法预计这些补充上来的新兵在日军第十一军进攻部队的猛烈进攻下,是坚决执行命令顽强抵抗,还是连人带枪的撒腿就跑。

如果此次日军第十一军的进攻方向不是常德,而是在其他地域的话,华夏军队的战斗力虽然弱了很多,却也没有现在这么要紧,因为对于华夏军队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非死守不可得地方,大不了放弃阵地后撤就是了。

可是这次日军选择的目标实在是不同,常德对于华夏政府目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首先,常德位于湘省的西北部,靠近洞庭湖,是所谓的滨湖区,也是湘省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而湘省,又是目前华夏政府的控制区中仅剩的两个产粮大省之一,另一个则是川省。

湘省的稻米产量也是排在华夏政府最前面的,占全国的百分之十三左右,而华夏政府现在还能控制的省份中,诸如鄂省的一部分,滇省,黔省,包括刚刚受灾的豫省的一部分,以及逃难到川省的一千多万难民,都极度的缺乏粮食。

对于华夏政府来说,现在的粮食和子弹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资。

而现在,华夏政府存放在常德附近仓库中,等待运到后方的稻米就有九十多万担,这就是差不多多有约九千多万斤的粮食,所以,常德现在对于华夏政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丢失了常德,那就等于丢掉了半个湘省的粮仓,在鄂省和湘省的当地华夏军队马上就会出现严重的粮食问题,搞不好部队就会全垮掉。

其次,从军事上来说,常德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它是连接华夏政府第六战区和华夏政府第九战区的交通枢纽,也是这两个战区的结合部,如果被日军给占领了,那日军第十一军就会切断华夏政府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之间的联系。

而华夏政府第六战区的部队大都部署在荒凉的山区附近,部队根本无法再当地获取到足够的粮食,只能依靠湘省的大量稻米通过这条线路送到贫穷的鄂西和沦陷大半的鄂北地区。

同时,常德还是湘省和黔省联络的交通起点,四百五十公里的湘黔公路从常德开始到黔省的贵阳为止,一旦常德丢失,那就连最稳固的大后方黔省也会受到日军第十一军的直接威胁。

最后,常德还是湘省西部的最大城市,也是湘省西部的经济文化中心,一旦常德失陷,湘省的西北部地区基本也就控制在了日军第十一军的手中,这对本就已经非常不好的华夏政府来说,会在政治影响造成极大的负面效果。

所以,光从这些关键点上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华夏政府是不可能随便放弃重镇常德的。

可是,从常德附近的地形上来说,又确实不太适合华夏军队进行死守,更不适合华夏军队第六战区将所有的主力部队集中到这里来和日军第十一军进行决战,因为常德这里的情况对华夏军队来说实在是不利。

从一九四三年九月份开始,日军第十一军在华容和石首一线的部队频繁的进行调动,日军第十一军在三镇附近地区的兵力也是在不断的猛增,而日军第十一军部队调动集结的这些情报,也是被潜伏在三镇的华夏政府情报机构和已经逐步壮大的华夏和美丽国联合空军不断的侦察到。

于是,日军第十一军部队大量调动集结的情报全都汇总到了华夏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部中,但是,这些海量的情报却让华夏政府第六战区的代理司令官孙长官始终处于矛盾之中。

此时,华夏政府第六战区的代理司令官孙长官虽然名义上是所谓的第六战区代理司令官,名义上不是正式的,但是,早在鄂西会战之前,华夏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陈长官便已经将战区指挥大权全部交给了孙长官,因为,陈长官已经被征服最高层任命去滇西的华夏远征军司令部上任总司令一职去了。

在鄂西会战后期,陈长官虽然回到华夏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部,并制定了决战的总战略,但具体指挥作战的仍然是孙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