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华夏军队则是仓促应战,不但华夏军队上层都思想准备不足,下层部队更是没有任何应战准备,渡口工事没有加强不说,令人匪疑所思是,竟然粮食都没有储备够,以至出现了远来进攻的日军部队兵精粮足,而守在自己阵地上的华夏军队被包围后出现了“断粮三日”的绝境,结果华夏部队中的官兵们饿得连大刀都提不起来,在日军的进攻之前更是一触即溃。
在战术层面,日军这次会战执行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决心坚决,各进攻部队的指挥得当,各部队互相之间配合有力,战役一爆发,日军各部按计划进行了果断快速的进攻和穿插包围,没有任何的迟疑,各部队的战术行动干净利索得像是教科书上的案例。
而华夏军队这边则是进退失据,指挥混乱,部队互不协调,面对日军的全面进攻,华夏军队始终没有拿出像样的作战计划,要么就是不顾战场事实情况的要求各部队“恢复原有阵地”,要么要求部队“就地固守”。
这样的情况下,华夏各参战部队很快就变成了各个部队各自为战,这就造成了战场上有的部队在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但更多的部队则是在日军的进攻之下,不顾身边的友军,擅自逃跑。
中条山会战的惨败,让华夏政府遭受到了沉重打击,之前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民众信心被严重削弱,政府最高层对于中条山会战的惨败,异常的失望和生气,并在战后会议上称之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日军第一军在取得中条山会战的胜利后,也是把之前用于封锁中条山的三个师团全部调到了华北地区,去对付华北后方占领区内的有些部队,给华夏北方的抗战形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局面。
在中条山会战结束没多久,欧洲战场上,在击败了法国和英国,控制了北欧及东欧的国家后,德意志的战车不可避免的与苏联开始了碰撞,六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德意志的军队越过了边境线,开始向着苏联内陆发起了快速的进攻,苏德战争彻底的爆发了。
早在四月份,因为日军在上高会战上的惨败,日军大本营解除了原第十一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中将的职务,任命原陆军部次官阿南惟几中将接替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一职。
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上任之后,为了树立自己在第十一军中的威信,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便命令第十一军参谋部在研究和准备在今年夏秋之际发动对长沙方面的第二次进攻作战。
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日本政府为了解除“南进计划”的后顾之忧,也是调整了对苏联的外交政策,经过日本和苏联外交部门的秘密会谈,双方在四月份的时候签定了《苏日中立条约》,这让日军在全力实施“南进计划”的时候,北方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是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便马上召开了御前会议,并在会议上决定秘密进行对苏联的战争准备,一旦苏德战争的发展对日本有利,那日本便用武力方式来解决北方问题。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逐步形成,以英美为首的盟国开始逐步限制日本,不仅持续援助华夏的抗战,并且对日本实施了钢铁、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禁运。
对于日本来说,战略物资非常匮乏,极度依赖国际进口,尤其是非常重要的石油,一旦英美不再向日本出口石油的话,日本的海军将面临全面停摆的危险。
为此,日军大本营考虑从在三镇的日军第十一军中至少抽调两个师团到华夏的东北,在加强对苏联的战备任务的同时继续准备南进计划,因而将第十一军准备对长沙第二次作战的问题暂时给搁置了起来。
不过,大本营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华夏派遣军和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现在应该彻底摧毁华夏政府继续战斗的意志,并把华夏战事完全的解决掉才应该是日本的根本国策,而这时候如果突然减少华夏派遣军的兵力,将使得目前已经困难重重的华夏政府能够获得喘息之机。
由于华夏派遣军的强烈反对,日军大本营在经过研究后,也是决定放弃对苏联行使武力的想法,不从华夏派遣军中抽调兵力,并且,大本营在八月份的时候,还批准了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提出的第二次长沙作战计划。
但是,日军大本营为了准备对东南亚的作战行动,也是把海军第十一舰队和第三飞行师团陆续的调走,减少了此次长沙第二次会战的海军和空军的支援 。
为了打好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对整个湘省战局的详细情况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对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军第十一军的作战部署和战场指挥进行了细致研究。
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对于华夏政府第九战区司令薛长官以及整个第九战区更是做足了功课。
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认为,日军第十一军相比于华夏军队是具有绝对优势的,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日军都要远胜于华夏军队,华夏第政府第九战区除了第七十四军和新二十二军的确有些战斗力之外,华夏政府第九战区的其他部队根本不足为惧。
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觉得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第十一军之所以失败,就是犯了分兵的错误,导致主力部队进攻强度不够,在新墙河与汨罗江防线上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最终成为了强弩之末。
因此,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决定在这一次的长沙会战中,调集日军第十一军战斗力最强的四个师团,同时尽可能地抽调空军和海军支援主力进攻,把华夏政府第九战区的部队消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