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好的杀虫剂和控虫驱虫技术的情况,种菜想要有产量可不容易。鲜嫩多汁的菜叶会吸引来馋嘴的虫子,有时一个晚上就能将所有的菜全部啃光。杨羽耀看黄雅他们种菜,还需要频繁地手动抓虫子。
另外蔬菜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也比种水稻麦子来得更差,一场暴雨,都能将菜叶几乎全部打烂。而若是遇到久不下雨,蔬菜往往也是更容易干枯的。百姓们不敢靠种菜为生,必须要种粮,而这正好合了朝廷的意。但葵田镇,明显是一个特例了。
“但在其他地方,也无法复制葵田镇的做法。”贺乾清继续说道,“在葵田镇,若是种葵菜,基本只需要把葵菜苗子种下去就可以什么都不做就等收获了。别的地方可没法这么做。”
“所以葵田镇的年轻人才会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别处干活,他们只需要到时间回来采收葵菜,就可以赚两份钱了。”
按照这么一个逻辑,杨羽耀觉得他完全能够理解葵田镇的年轻人们的做法,如果有一项赚钱的活只需要开始和结束要忙碌一段时间,中间都可以什么都不干。那绝大多数人肯定都会想着再找一份活计去做,多做些,赚得多,未来日子也会更加的滋润。
以前杨羽耀发病还在住多人病房的时候,就认识过一个护工阿姨,这个护工阿姨是那个科室照顾老人照顾得最好的,她所照顾的病患不管是状态转好出院了还是病逝了的,立刻会有其他的病患家属请她去照顾他们家的病患。
但每年都有这么几天,如果这个阿姨正好闲出来没有需要照顾的病患,她会不急着接新的活,会回家一趟再回来。就算每年的这几天这时仍有需要照顾的病患……这个阿姨每次签合同都会要求在这几天请假,若病患的家属不同意这个要求,那么她就不会与这家签合同。
这个阿姨有这样的要求的原因是因为每年的这几天她要回家种树,杨羽耀在病房里亲耳听到这个阿姨和别人说她家有几个山头种树,每年光种树这一块就能有七十多万的收入。而她们家甚至还不是村子里收入最高的。
这些村子的村民种树,除了早期种树施肥需要费些心思,树成活后就不怎么需要管了,待过几年成材了,就请些人,约上车卖去相应的厂子,钱就到账了。除了每年要种些新树苗,几乎也可以约等于坐等收获了。
于是乎像护工阿姨这样的村民,就会出来打工,在特定的时间回家帮忙。他们中有的人的身家,比雇佣他们的老板还要多。
曾经葵田镇的百姓,想来也是想这么做,只是没有和家里的老人沟通好,闹出了大乌龙。
“正是如此,不过假如不是临近的柴城的兴起,那些年轻人不用去很远便能找到活干,他们可能也会选择继续留在村子里不离开。”贺乾清赞同杨羽耀的想法说道,然后他们同时停住了脚步,从他们所在的这片小山坡向下望去。
满眼碧绿的葵菜从坡底下的旧田地里肆意地生长着,无人打理却依旧长出了它们原本应当待在的地方,向四周蔓延。一部分的葵菜,甚至沿着山坡一路往上,覆盖了大半个山坡。
繁茂到让人不禁怀疑,打理葵菜,是不是为了避免葵菜侵占其他植物的土地,而不是需要去想方设法的获得丰收。
“从这个坡下去,下面便是葵田镇了。小耀,我们继续走吧。”贺乾清牵起杨羽耀的手,带着他继续往坡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