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国军已不再需要猜测红军的渡河计划,双方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了速度的较量。
在泸定桥的右岸,刘文辉率领的川军正在全速前进,而左岸的国民党中央军也在加快追击的步伐。
红军的坚韧和毅力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冒着大雨,踩着陡峭的悬崖,完成了数百华里的奔袭,这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壮举。
然而,在这320华里的行军路线上,还有三个险峻的关卡:菩萨岗、猛虎岗和磨西河,这些都是红军必须克服的困难。
那么,为什么当年的石达开没有选择泸定桥呢?是因为他不知道泸定桥的存在吗?并非如此,泸定桥在康熙四十四年就已经建成了。
是因为他忘记了泸定桥吗?也不是,事实上,石达开也曾考虑过向泸定桥转移,但当他的部队打到猛虎岗时,却再也无法破敌前进,最终只能返回安顺场。
从安顺场到泸定桥,全程320华里,沿途的地形极为险峻。
一侧是高耸入云的峭壁,另一侧则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雾气弥漫。
唯一的通道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有些地方有大石阻挡,有些地方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有些地方甚至被河水打湿,行走起来十分困难。
红四团和漆雕六日的火力支援小组最初紧贴河岸的羊肠小道前进,虽然面临着“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危险,但他们仍然能够掌控行军的速度。
但是当他们走了30多华里后,麻烦来了。
对岸的敌军开始射击,子弹像雨点般射来,封锁了羊肠小道,使他们无法通行。
红四团和漆雕六日的火力支援小组不得不离开河岸,选择了一条弯路绕行,以避开敌军的火力。
这条弯路需要翻越陡峭的山岭,而且路上几乎没有路径可循。但他们仍然坚定地前行,展现出红军的不屈精神。
这样一来,红四团和漆雕六日的火力支援小组行军的步伐就无法再保持迅疾。
曲折蜿蜒了十几里路,竟又回到了河边。
然对岸的川军也在同一方向行进,他们看到红军重返岸边,立刻猛烈开火。
起初,红军以跑步前进甩开敌人的方式躲避对岸的子弹,试图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