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盲目指挥,已无法再被众人所容忍。湘江之战的溃败,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他领导力的不足。
于是,广大指战员开始呼吁:“我们必须深入探讨这次失败的原因!”他们渴望找到问题的根源,以期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再重蹈覆辙。
湘江战役标志着红军内部权力结构的重大变化,形式上的“三人团”最高权威在这场战役中逐渐衰落,而实质上的两人决策核心也名存实亡。
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也为红色革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提供了便利。
总的来说,湘江战役虽然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但它也为红军的涅盘重生和红色革命的转折提供了契机。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苦难就没有辉煌。
这场生死决战,无论是教训还是功绩,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反思。
漆雕六日和分身们自从1934年12月2日进驻大境瑶族乡以后,就不断的想办法恢复红军战士们的士气。只有士气高昂的战士,才能在将来的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随着新连队的建立和训练的逐步展开,战士们的精气神在慢慢恢复,近期也陆陆续续不断地在周边收容了许多被打散掉队的红军士兵。
没有贾钢可以支使的漆雕六日忙得团团转,这让他更加确定,还是当个小连长舒坦,人少就没那么多事。
1934年12月15日,漆雕六日接到报告,今天收容了一批被敌人打散的红34师战士,这是漆雕六日的直属上级部队,他当然得关心现在情况如何了。
通过战士们的讲述得知,红34师遭到重创,高层几乎都确认牺牲了,士兵也十不存一,散落各处,此时仍处于危险当中。
漆雕六日嘱咐基地的连长们做好警戒防御,带着三十一名分身,在战士们讲述的可能有散落红34师的各山区使用系统地图搜寻掉队的战士。
经过5天的搜寻,找到了几百名红军战士,他们大多被饿得奄奄一息,获得食物后慢慢恢复了体力。
一直到12月25日,漆雕六日才将他们带回大境瑶族乡基地。
12月28日,漆雕六日决定带着大境瑶族乡的万余红军回归江华瑶族大锡乡,途中有系统地图侦查,一路顺风顺水,于1935年1月5日到达了大锡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