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在县城里读过书,算是村子里少有的文化人。
他读完这张纸,很快就明白了程国华的意思,故意把这张纸放到桌子上。
这时候屋里不光有自家人,还有跟过来看热闹的一些亲朋好友和关系不错的村里人。
很多人一个劲儿地夸程国华有能耐,肯定是在城里当上了大官儿,不然哪能往家里整这么多好东西。
现在这个困难时期,村儿里都买不到细粮了,上哪儿弄白面和肉去?
当场就有人试探着提议,咱们干脆去城里投奔程家老大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是实在亲戚和熟人,他不得给咱们安排个好工作,也能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这时候就有那认识字的,把桌子上的那张纸拿起来,给大家读了一下……
想要投奔程国华,进城里享福的那些人,顿时就蔫吧了。
爷爷嘴角微微翘起,又拆开信封,从里面拿出了信和报纸。
《京城晚报》上白纸黑字,把程文远背下整本《新华字典》的壮举,描述得清清楚楚。
上面还有大领导的批示呢,把这事儿上升到为国争光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上了。
听到这个消息,屋里这些人全都惊得目瞪口呆!
“程文远不就那个不爱说话的闷葫芦,才7岁的小孩子,原来这么厉害啊!”
“啥叫闷葫芦?人家那是大智若愚,心里啥都懂,只是懒得说。”
“那是聪明人把说话的时间,都用来思考和学习了,脑子才越来越聪明。”
“我现在后悔的就是,桂兰看那小子长得好看,想要订娃娃亲,我觉得他太老实,长大了肯定会吃亏就没同意啊。”
“你可拉倒吧,还想跟人家订娃娃亲,想啥美事儿呢?”
“我家二丫跟他是青梅竹马,一起上山采过蘑菇,我都没说啥呢。”
“你们别扯那没用的,这小孩儿才7岁,甭管是定亲还是过去投奔,咱们想要沾上光,起码还得等10多年呢。”
这话说的没毛病,屋里人一下子就安静多了。
程国华以前也给家里写过信,说他退伍回城当了个科长,每个月的工资和口粮标准,并没有高到哪儿去。
要不是这次运回来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村里人也不会觉得他当了大官儿。
现在有随信附带的报纸当佐证,知道能整来这些好东西全靠程文远,想要进城跟着沾光占便宜的那些人彻底死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