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国的使者也是一条硬汉,两次都是咬着牙,一声不吭。
这一次,养伤足足一个月。
一个月的时间,大楚国再次增加二十多名飞行员。
大楚国的飞行员,已经高达四十五人了。
杨钦心中大定。
楚吴之战,可以开启了。
第三次杖刑。
杨钦就下了狠手,只有四下是打在大吴国使者的屁股上,其余六下全都打在了大吴国使者的脊背上。
这一次,大吴国使者直接被打残废了。
但是,大吴国使者仍是咬着牙,向杨钦请命,立即返回大吴国。
拖延之计已经成功,杨钦自然不会在乎,直接答应下来。
汉州那边,心力憔悴的杨松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思考之后,终于答应了,举汉州投靠大楚国。
双喜临门啊。
杨钦大喜之极,立即下旨,册封杨松为大楚国的太子,入主东宫。
交出了汉州的大权,杨松也松了一口气。
这一步,到底是对是错,杨松不知道,因为未来莫测。
不过呢,杨松感觉到,不管是心理,还是身体,他都是感觉到猛一轻松。
在杨松认知中,他的母妃已经贵为大楚国的皇后,他是太子的地位应该是很稳固了。
尤其是,大楚国面对着大吴国和燕州这两个强敌,杨钦绝不会引发任何内乱的。
至于,如果大楚国真的能够灭掉大吴国,吞并燕州,杨松不介意向杨钦学习,来一场弑父的盛举。
当然了,说是盛举,这事必须是偷偷地进行。
杨钦对于杨松也绝不可能就立即完全相信,他也存在着一些防备之心。
但表面上,杨钦和杨松必须要表现出一副父慈子孝的样子。
第三天,杨松就快马来到了江城。
杨钦呢,亲自出城门十里,迎接杨松。
皇帝出城十里迎接太子,这在任何一国,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存在的。
哪怕,这个太子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太子是国家的未来,你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是应该的。
但你若是犯了错,就得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