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蓉带着满载的礼物,讲述着那些惊人的故事,全家人都沉浸在惊讶与感激中,同时也明白这次的相聚意味着要对陈天川报以深深的感谢。李素华看着那价值不菲的礼物,感叹陈天川对亲人的深情厚谊,并告诉儿女们:"要牢牢记住这些恩情,以后要好好回馈表哥。”
"我要尽全力学习,像表哥一样考上燕京大学,"周蓉坚决地说,老大周秉义也随之表明了他的意愿。周秉昆则沉默地倾听,知道自己在学业上无法与他们媲美,但他暗自决定,即便达不到目标,也要尽力提升自己,期待将来有机会见识到四九城的广阔天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天川可能并未预料到,他的影响力激发了本来对学术不感兴趣的周秉昆学习热情。不过就算知晓,他也会将此当作未来的变数,因为他的三个子女将面对不能上大学的命运。同时,他自己也将面临着孩子们教育规划的重任。
岁月匆匆,六个月过去了。在轧钢厂内,年终工作总结和讨论紧张进行。身为厂长,陈天川日程繁忙,他要组织员工会议,还要详细梳理这一年厂子的变化,向上级冶金管理部门呈报详细的计划。作为一名一厂制厂长,他拥有全部管理权限和决策责任,虽然制度优势明确,但同时也承受巨大压力,容易滋生滥用权力的问题。如同杨厂长的例子所示,尽管他在管理上的确颇有心得,但也需避免决策上的失误和局限,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但若论及生产技术和实际操作,则力有未逮。幸运的是,他遇见了陈天川。不惜重金邀请陈天川加入钢铁厂,于是得以使钢厂在近年频频产出为国增外汇、经济贡献斐然的优质产品。当然,对陈天川而言,与厂长杨建国的协作是相互助力。能拥有如此信任且授权充足的上级,可谓稀有。总的来看,每当陈天川审视年底各个车间的工作报告,目光中都会显现出无法言表的激动。自从钢厂引入绩效考核制度至今,已是整整三个月。其间,生产车间的产出效率逐步攀升,对比机制施行前的数字,其增长幅度惊人,竟达八成!这个涨幅不能小觑!
设想一下,这家万人级别的大钢铁厂剔除掉后勤部门和非生产人员,实际投入生产的核心人力仍然高达七八千!八成的提升意味着这些人数完成的任务比原本超过一万五千人的量还要多!以目前速度计算,双倍生产力也只是时间问题。陈天川这次的变革确实在引领钢厂步入全新的效率时代。但他的作风与其他那些只是空口许诺却不实现的经营者大相径庭,他保证的激励确实一分不落发放给员工。
然而,这种机制难以推广到全局,只在厂内施行更为现实。因为仅此三个月间,所需的猪肉与鸡蛋消费已经远超去年全厂之和,这庞大的资源消耗并非他人所能企及,唯有陈天川具备。当然,这些投入相较大幅提高的生产力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更进一步说,这是陈天川身为厂长以来,对钢厂的关键改革之一。无论是外部的广泛关注,还是内部的期盼目光,焦点都是是否真能兑现承诺的奖赏。员工们领取到应得的猪肉奖品后,消息瞬时传播,整座钢厂为此欢腾。尤其在新年到来之前,谁不愿通过勤勉工作收获丰硕的回报,为自己及亲眷送上一个欢快的假期?
午餐时间,陈天川缓步步入食堂。除了熟悉的餐点窗口,一个新设窗口特别醒目。并非各类菜品排列,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切割整齐的猪肉,新鲜鸡蛋装箱堆积,香味四溢。围绕在这一独特窗口周围,无数工人争相围观,手中的红包或绿色兑换券紧攥在手,脸上满是期待与喜悦的光彩。而那些其他区域就餐的同事看到此情此景,羡慕之情更是难以掩盖。
钢厂全新激励系统的口碑逐渐传开,这些红包与兑换券顿时变成炙手可热的硬通货。鉴于匿名特性,交换变得更加灵活,一些人甚至愿出高价购买。这样的现象引起了陈天川的注意,有人提议转为实名制,遏制私下交易。然而深思之后,陈天川依旧维持匿名制度。他认为实名虽然能在一定程度规范交易,但也增添了额外的行政困扰,因此选择尊重现有流程。因为他清楚,适度自由才是关键,而非严格的控制与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