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宋钦宗便派使臣宇文虚中前往金营说情赔罪,并送交了金太宗期待已久的沧州地图。还下令罢免了李纲、种师道。李邦彦还下令枭首处死姚平仲手下那名主动发炮的霹雳炮手士卒。这便是向完颜宗望谢罪之意。朱拱之去找姚平仲之时,才听那霹雳炮士卒说,不知去向,故而将其押回,打入死牢,这人由此一命呜呼。
张明远、费无极无可奈何,子午四人气急败坏。张邦昌也是悲愤异常。李邦彦、白时中却乐此不彼。李纲、种师道被无故罢免,消息一经传开,群情激愤不已。
太学陈东率领几百名东京太学生赶往宣德门上书,朱拱之慌慌张张把太学生之书呈于宋钦宗,他大眼一观,吃惊不小,挠了挠后脑勺,面无人色,颤巍巍不落手看了一阵子,惊得呆了。其书曰:
陛下:
东京太学生值此国家危难之际,上书一封。万望钦宗陛下,明察秋毫,以大宋江山社稷为重。亲贤远倭,古今至理。孔孟之道,德法为先。李纲、种师道奋不顾身、肩负重任,实乃国之忠臣;白时中、李邦彦乃是贪生怕死之辈,不顾大宋黎民百姓安危,实乃国之奸臣。万望陛下罢黜白时中、李邦彦之官,恢复李纲、种师道、姚平仲三位将军官位,同心同德,共同御敌,乃是大宋百姓之福,陛下之福。
东京太学生
看毕,宋钦宗不知所措,便派朱拱之速速去召白时中、李邦彦二人进宫商议对策。朱拱之一出,太学生喊声四起,吓得那厮落荒而逃。忙往白时中、李邦彦二人府上去了,一路上担惊受怕,惶恐不安,生怕群情激奋,自己成了众矢之的。
在皇城大道上,军民纷纷过来声援高呼:“罢免白时中、李邦彦,恢复李纲、种师道、姚平仲三位官职!”此口号,震耳欲聋,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顷刻几万人一瞬间塞满大道。子午、普安、余下、武连也不甘寂寞,一同前来声援。
此时,李邦彦的官轿正好路过,想要进宫去面圣,太学生便把轿子四下围起,李邦彦一看吓得魂不附体,亦无可奈何,慌慌忙忙大呼:“禁卫军何在?快快到来,快快到来!尔等意欲何为,不可肆意妄为。快快退去,免得国法无情,军法从事。”
此言一出,群情激愤,一瞬间炸开了锅,人群越来越多,人声鼎沸,好生了得,更有甚者,敲锣打鼓,以壮声威。
子午暗笑,死到临头,还扬威耀武。普安心想,李邦彦此时此刻如何不唱曲。人山人海,观众很多,很适合高歌一曲。想到此处,乐个不住。
余下乐个不住,李邦彦的小嘴如何斗得过黎民百姓和太学生。武连看向李邦彦,只见他一脸煞白,诚惶诚恐,全无素日的威风凛凛。心想,要知今日,何必当初。如今女真人虎视眈眈,你还扬威耀武,岂不自讨没趣。
李邦彦依然大呼小叫,可如此之声自然被万人声浪淹没,哪里能叫得出去。
众人大喊:“李邦彦出来,出来!快快滚出来!”
李邦彦不得不下轿,他一出来,愤慨人群便骂他个狗血喷头,还扔起石块、瓦片,禁卫军也无心理会此些事情,谁叫李邦彦平时耀武扬威惯了,再说毕竟如今时局非比昔日。
武连、余下面面相觑,趁机也扔石头,差点打到李邦彦的后脑勺。子午、普安心里咯噔一下,不免担惊受怕。毕竟李邦彦乃朝廷命官,如若武连、余下胡闹,出了事,就不好收拾了。马上给他二人使眼色,示意他们不可胡来,以免得不偿失。
李邦彦吓得向宫门跑去,一路之上,哪里敢抬起头来,什么烂菜叶、臭萝卜根,甚至城中急缺的鸡蛋。尽皆向他飞去,再看李邦彦可谓抱头鼠窜、仓皇而逃。人群如潮水一般涌到了宫门口,喊声惊天动地。李邦彦跑进宫中,战战兢兢且走且退。
“你看,李大人,怎么了。”听得此声李邦彦慌忙去看,原来是四个宫女,她们忍俊不禁开来。李邦彦大眼一瞪,一个个低下头弯下腰疾步而去。李邦彦想了想,还是不进去的好,就在御花园的小亭坐了下来,看着前面的假山发愣,寻思:“太学生无法无天,金人走了再秋后算账。”
正在此时一个身影晃了过去,李邦彦定睛一看,原来是朱拱之。心想,童贯那阉狗和这阉狗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东汉末年,就是阉狗造祸天下。此番人群应该向他们撒气才是,如何向本宰相撒气,乃是匪夷所思,莫名其妙,怕是吃错药了。